求学
李跃懵了,自己怎么好端端的还得进宫读书了,这就多少有点离谱了。
殿内的群臣也是相互对视一眼,李靖家这是要崛起了
这小子得爵的速度已经够快了,现在还要进宫读书,李靖家一门双杰是跑不了了。
难道说李二想要亲自培养这小子不成。
宫中求学。
虽说还是个娃娃读书的事情,但这玩意一但牵扯到皇家的教育就立马了不得了。
余光偷偷瞄了李二一眼,李跃很明显发现这家伙正在偷笑。
恶意报复绝对是李二的恶意报复。
李靖听到宫中求学也是眉头一皱,随后又快速舒缓开来。
李家现在正处于风头之上,自从打完仗回来,跑家里串门送拜帖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当一个家族发展到峰值时,稍有不慎就会崩塌。
李靖清楚朝中那些人想要拿捏他。
别的不说,光纵容手下抢劫突厥贵族的奏章就有厚厚一摞。
李二完全是看在他剿灭突厥,展现大唐国威而没有找他的麻烦。
原本李靖是想将李跃丢到兵部给个闲职,要不就是让他回家混吃等死,然后远离朝堂的斗争。
现在好了,李跃以后要和皇子皇女们待到一起了,这不明显又把他放到皇宫这个恐怖的地方了。
想到此处,李靖有些担忧的看了李跃一眼。
这小子虽有不出世的才学,但更朝堂上的这个老阴哔来说,到底是嫩的离谱。
暗自叹了口气,带着李跃叩头谢恩。
朝会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李跃只知道自己回去后被苏定方高大的身影挡着,然后又开始靠在柱子上睡觉。
朝堂上这些挑人刺的御史好像也把李跃当成空气一般,全然不顾他在朝会里的失记。
后宫中,李二看着手下特务画着李跃靠在柱子上打瞌睡的画面就忍不住想笑。
宫殿门口,长孙正手捧着一碗莲子羹走了过来。
长孙皇后生的很漂亮,平时做事也最是稳重。
看到李二捧着一幅画在哪里发笑便走了进入。
“二哥今天心情很好,可是早朝上走了大收获”
李二一见长孙来了,也是一乐,将手中李跃的画像递给长孙道。
“来来来,观音婢你也看看,李跃这小子竟然在朝会上大打瞌睡,这小子让苏定方把自己挡着还以为朕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长孙接过画像也是笑了出来,“陛下这就是李靖的小儿子,当真是少年心性,只是今日在大殿上睡觉是否礼数有所欠佳”
李二接过莲子羹,先喝了一口道:“就是朕发现这小子在朝会上打瞌睡才打算让他来宫里读书的。”
“李靖军中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论学识一道根本无法与宫中那些大儒比肩,红拂又是游侠出身,根本不懂如何管教李跃,我也是看到这小子打瞌睡便有了送他到宫中教给那几位大儒调教的打算。”
“陛下,这小子今日没有勒索你的玉佩,笑你没见过世面。”
“今天他哪里敢呀朕原本以为这高人调教出的子弟我等根本无法驾驭,谁知这小子知道朕是皇帝后便怂的不行原本的脾气也不知去了哪里,假以时日我等调教一番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李跃被李靖丢到了兵部,大厅就不管了,他想回家直接被李靖拒绝了。
数着地上得蚂蚁度过了上午的无聊时光,工作餐送来了。
只要是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那么在工作日,中午这顿饭都是公家请客。
所有人必须跟同僚们一起公款腐败,不过对于京城的官员来说,这顿工作餐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的区别。
朝参日,也就是要进宫上朝参见皇帝的日子。
唐朝规定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含三品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
像李跃以前是从、十五、二十一、二十五要上朝,当然上朝是见不到李二的。
像李靖这种三品的,那是要每月一、五、九日朝参。
另外,有一群倒霉蛋是每天都得入宫参见皇帝的,这群人是“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他们被称为“常参官”。
大唐的制度很多时候显示出比较人性化的一面,从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每次朝会结束以后,公家都会让上朝的官员们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顿饭,这顿饭就叫“廊下食”。
“廊下食”都有什么东西可吃,实际上就是公款备餐,露天明吃,也就四菜一汤这种标准。
不会简陋寒碜到丢李二的脸,但也别奢望山珍海味。
反正常参官们的肉食定量是每天三头羊,分到每个人嘴里的羊肉应该不会太多。
不过在日常供应以外,夏季还有防暑降温餐,冬季有烤火餐,各个节日也有加餐。
如果是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儿上朝,退朝以后又在西北风嗖嗖的廊下半露天坐地吃饭,那么负责办食的光禄寺会依例给官员端上一碗咕嘟嘟冒泡的热汤饼。
其实就跟李跃吃的面片是同一类食物,算是高级工作餐。
另外冬天的加餐还有黍臛,应该也是一种加了黄米的肉羹。
如果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上朝,吃“廊下食”,端上来的会是用凉水拔过的冷面、粉粥,再配一些栗子、桃、梨、石榴、柿子等。
赶上特殊的节日上朝,比如寒食节,会给甜米粥喝;正月初七人日和三月初三加赐煎饼;正月十五、三十赐糜糕;五月端午赐粽子;七月七赐斫饼;九九重阳节加糕;十月一日加黄米羹这些都是在日常餐点之外另加的,算是额外福利。
像这种吃环境的工作餐,食物好不好倒在其次。
有人比较看重其中的荣誉和政治意义,觉得能在皇帝眼皮底下吃顿饭光荣得不行。
反正李跃这种食物,他本来都不想去领饭,但吃的直接被官员给送过来了。
李靖还专门威胁他不能把饭倒了,不好吃也得全部吃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