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李跃最喜欢看这种热闹了。
有同样恶趣味的不止是他,高高在上的李二也有这种兴趣。
李二喜欢看着一众臣子在底下为了一件国事而疯狂对喷。
虽然处理突厥移民的事情是有点让人头疼,但至少这会皮球还在臣子们手上。
几位大臣在上面狂喷唾沫星子,而李靖和李跃这对父子纷纷把头低下。
李靖是不想发言,除了打仗以外他从来都不会在时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跃一没有好点子,而是他不想被李二注意到。
因此在一开始便找了个大柱子缩着。
他很高兴李二最近没有注意到他。
贞观三年的大朝会是李二亲自主持的,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前世的人民代表大会。
先是总结之前的成绩,随后点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道路是光明的,前途是曲折的。
只有君臣上下一心,大家一起努力才能为大唐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跃长大嘴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就这朝会比以前听英语四六级还要催眠。
朝堂的大政方针明明早就定下来的,那你们直接说事就好了,在这里哔哔半天
李二也有些困了,抬手虚按道:“诸位爱卿,我大唐盛世已有征兆出现,这些都是诸位建言献策齐心协力的结果,来朕今日赐酒,你我君臣共饮一爵”
一旁的太监瞬间慌了,今天的剧本也没提前写呀皇帝怎么要给各位大臣赐酒。
一想到这些,太监连忙给身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一刻钟要是弄不来酒绝对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一听到开会还有酒和,人老成精的大臣们一起起身向李二拜道。
“陛下励精图治实乃我大唐百姓之福。”
李二笑眯眯的接受了群臣的奉承,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靠在柱子上昏昏欲睡的李跃身上。
“李跃何在”
李跃
嘶
李跃倒吸一口凉气,熟悉的男中音,熟悉的语调。
抬头一看,李二这家伙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我干大早上没事喊叫我干嘛
“臭小子还在愣什么陛下叫你呢”
刻意压低的声音从苏定方嘴里传来。
李跃猛然间清醒过来,突然间发现大殿中无数双能吃人的眼睛聚焦在自己身上。
一众臣子开始慢慢打量起眼前这个大唐晋升速度最快的小侯爷。
一路小跑来到殿中,“陛下趁在。”
李二不说话,李跃也不知道面对皇帝的召唤应该干嘛,然后他就那么尬那里。
李跃此时感觉自己像极了前世动物园里供人观赏的猴子。
李二见自己的恶趣味已经满足,背靠龙椅双目满含深意的看着李跃。
“李跃呀,你来说说,处理突厥俘虏一事该如何是好”
什么
李跃以为自己没有听清,李二竟然会问他这种问题。
刚刚还在互相抨击的五个大臣也将目光齐齐盯向李跃。
不止是早上吵架的五个人,满朝文武都盯着李跃。
他们对李跃是绝对的充满了好奇。
当初要不是李二酒后随意赐婚将高阳许给了李跃,后面又闹出逃婚的事情,不然长安城都没人知道这个小透明。
如今这小子不仅强者归来,陛下还要对他亲自提问
要说鼓动发明没人敢说李跃的东西,但文化素养吧所有的文官都对李跃嗤之以鼻。
朝中早都传开了,李跃的字堪比狗爬,当初给李二亲上的奏章被很多人看过,后面更是在自己圈子里传阅。
一个小子连字都写不好,你指望他能跟你探讨国家大事
抬头望了一眼李二,又听着周围传来的窃窃私语,李跃不想得罪人,他只想当个小透明。
“陛下处理突厥俘虏一事乃是大事,小臣不知更不敢妄言此事。”
“臣以为突厥狼子野心不得不防,但这些突厥俘虏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子民了,那就应当让他们进入大唐境内居住,学习汉人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到大唐的大家庭中。当然必须要对部落进行打散分化,将他们的酋长和精神领袖全部集中在长安城给予封赏,让他们像颉一样永久住于长安。”
“对于平民百姓将其全部分开打散放入中原,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相信以我大唐的包容能力不消十年,这些人必然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唐人。”
其实李跃也比较认可魏征为这些人的意见。
突厥人的确不应该留下,即便留下,也不能留在国内,不然以后都是祸害。
老魏头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想要处决掉这些俘虏,但是碍于李二的仁政理念,所以不好开口。
李跃也知道李二想要干嘛,不就是彰显仁德还有大唐的大国风范吗。
因此便有了打散重新分配的操作。
历史上就是因为最好仁慈的唐太宗李二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
将这些突厥俘虏迁入内地,还给出好政策,让他们尽快融入汉人的生活。
主要是安置在了幽州灵州一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河北一带。
当然李二的仁慈很快就收到了回报。
贞观十三年,身为唐朝中郎将的突厥贵族结社率发动叛变,差点就杀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
这让李世民很是恼火,不过后悔也已经晚了,很多突厥人的实力又慢慢做大,逐渐不可控了。
后面到了李治时期,突厥人大概叛乱了十几次。
严重损耗了大唐的国力,也让唐朝由盛转衰。
到了唐玄宗那会,突厥人再次叛乱,这个时候的大唐已经无力镇压。
再加上安史之乱,大唐也慢慢开始衰败了。
李跃不想李二因为对这10万突厥俘虏的仁慈,给日后的大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当然李二也没错,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潮流,这也恰恰说明了李二确实是有眼光,只是可能时机未到而已。
高高在上的李二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但李跃的路数好像照顾到了所有人。
刚才还在争论的几个大臣一个都没得罪。
“李跃,你小小年纪竟也如此明理,能想到他人所无法想到实在令朕惊喜,李靖明日就将李跃给朕送到宫中求学”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