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军抵达六江省之后,彭国新表现得极为奋进,连续攻破左王属下十多座县城,兵峰直指左王盘踞的省城。
可就在一个月之后省城外的一场大战里,彭国新就中了左王的合围之计。
八万洛军在左王大军狂打猛攻之下骤然崩溃。
这并不奇怪,彭国新麾下的洛军此时已经混杂了太多收编而来的团练,就战斗力而言远远比不上最初那三万洛军。
如果彭国新稳扎稳打,借用战斗慢慢磨炼的话,这支洛军必然会恢复到最初的精锐。
只可惜,彭国新过于急于求成,企图一战定乾坤,将左王击败,夺回六江省城。
结果就中了左王的计。
当放在后部的团练杂军在缓缓推来的火枪兵射击之下争先恐后逃亡的时候,彭国新就知道自己败了。
他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拔出配剑就想要自杀殉国。
结果被亲卫一把夺下,拼尽全力将彭国新救了出去。
经过这么一番波折之后,彭国新在战场上就变得成熟了很多。
准确来说,他变得更狡狯了。
在收拢了残兵之后,彭国新并没有被一击打垮,而是将手下的兵丁分成小队,伪装成为普通流民,进入左王领地之后,趁着夜色就是一顿抢杀烧掠,搞得左王领地内治安状况骤然下降。
而等到左王属下的巡检派出人马搜索的时候,这些洛军又会装成老老实实的流民。
左王也不可能让人将领地上的流民全给剿了。
毕竟这些都是宝贵的劳动力,并且如果大肆屠戮的话,左王在民间的名声就臭了。
这年头,最坏的事情就莫过于名声坏掉。
虽说不至于像书上所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但名声坏掉的话,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这个时候,就算是小斗出,大斗进,放高利贷的士绅,都会假吧意思的做点好事,搏个好名声。
由此可见这种事情的重要性。
当然,左王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
譬如给领地内的流民分配田地,让他们安家落户,登记户口等等。
如此一来,那些伪装成为流民的洛军兵丁想要流窜作案的难度就大幅增加了。
当然,彭国新也没指望凭借着这样的烂招就将左王势力整垮。
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了苦练内功之上。
在那段时间里,彭国新都一直住在了军营之中,每天的操练亲自坐镇,每天的饭菜亲自过问。
这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方小悦这段时间也感觉很头痛。
就拿昨天来说吧,一群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流民,竟然在晚上举着火把想要翻入道观,抢劫道观。
并且这些流民的武艺还不低,都拿着精良的兵器,至少那些晚上守夜的黄袍壮汉是没有多少反抗之力的。
如果不是方小悦在关键时候招出了一名黄巾力士,将这些流民打得屁滚尿流的话,道观指不定又一次被烧成白地。
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三次了。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
以前方小悦还以为是那些流民真的活不下去,临时落草为寇。
可这次黄巾力士抓住了一個活口。
从这个活口的嘴里,方小悦得知了不少东西。
首先这些流民实际上就是洛军假扮的,并且这名活口在洛军里的官位还不低,乃是一位校尉。
按照青龙国军方的品级来说,校尉差不多也是正五品的官衔了。
嗯,如果非要比较一下的话,这名校尉就名义上来说,品级和彭国新一样。
但就现实而言,这名校尉连一名县令都不如。
原因很简单,青龙国这一代朝廷从立国那一天开始就讲究重文轻武
文官的品级再小,都比武官的品级吃香
就包括不识字的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然,彭国新算是文官,毕竟人家是正经乡试出来的举人
而校尉在从军之前就只是一个在乡间练武的村汉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名校尉也没能扛住方小悦的手段,说出了彭国新的计划。
方小悦也不得不轻叹一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战火来临的时候,那些大人物为了胜利,可谓是不择手段。
像彭国新的这个计划,执行到现在,无辜遭殃的百姓恐怕不下数千人之多了。
这一切都淹没在战火之下。
或许等到战火结束的时候,彭国新还会因为剿匪有功,从而登堂入室,成为青龙国朝廷的重臣
至于这些无辜死去的百姓,别说史记了,就连县志都未必会说得多详细。
最多在空白处填上一句:某某县,某某年某月,因地上匪国作乱,民众伤亡颇重。
不能让事情这样下去了。
方小悦想了想,随即就召唤出黄巾力士。
此时的黄巾力士一经召唤出来,身高超过了五米,较之半年前已经增长了两米有余。
像黄巾力士这种召唤物,块头与实力直接挂钩,块头越大,那么实力就越强。
并且经过半年的温养,此时的黄巾力士符能够召唤出三名黄巾力士。
得了方小悦的号令之后,这三名黄巾力士随即腾空而起,脚下踩着白云,奔赴各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些潜伏在流民里的洛军就算是倒了大霉。
每当他们趁着夜色开始动手抢杀烧掠的时候,就会有一名块头大得惊人的巨人踩着云朵而来,将他们尽数抓获,丢入当地官府的牢房之中。
如此一来,没一个月时间,彭国新的计划就彻底受到破坏,潜伏进入左王领地的五千兵丁落网大半,剩下的小部分兵丁也是吓得发抖,不敢再出手,只能老老实实的种田耕地。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像这样的烂招也就只能够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真正决定双方胜负的还是正面战场。
接下来又过去半年时间。
方小悦这天趁着天气不错,正在院子里教导李尺丈,李寸芒两兄弟绘制符箓,就有香客进道观烧香拜神。
香客是一位行商,上次在道观附近遭遇流民抢劫,被方小悦救了,因而此后只要经过道观,都会进来烧三炷香,进行感谢。
因而这行商和方小悦之间多次见面之后,也算得上是熟人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