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不是每个人都大骂小时代的,于麻就狠狠夸奖了一记:刚刚看完电影小时代,很佩服郭导演,更坚信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他的理由,四个女演员都很棒,演的很出色,爱死那句好大口气这么牛的电影,不大麦就怪了,华语影坛加油
还怼了影评人:不服老的垂死挣扎,对高票房的酸葡萄心理,还有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谬论,看得我一阵好笑,小时代牛逼的地方你们反思了吗
友谊和梦想不是正能量吗中国有几部这么全民热的电影,若这么见不得好,是要我们子孙都去看外国片郭景明还是比较低调的,没啥过激回应,若宫电影版也被喷,我就拼了
不过,半个月后,宫锁沉香跟小时代2撞档期,有媒体传言袁杉杉要上小时代3,他改口袁杉杉不是啥烂片都上的
啧啧,于麻就是于麻
王景也是力挺:如果没有这种年轻人爱看的影片,市场会完全被好莱坞占走。奇怪,小时代票房好,剧本不错,对白有时代感,美术摄影精美,我50多岁都认为好看,为啥有不少人攻击要电影业大火就要这种片火,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都如是,没有这种小孩爱的片,市场会全被好莱坞占走。
制片人安晓芬很委屈:我们只是拍了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却让那些有话语权的大v们肆无忌惮地诋毁。善意的批评我们都接受,恶意的诽谤就是人格出问题了。孩子们没那么复杂,里面有他们喜欢的演员、喜欢听的音乐、喜欢的画面就够了一部电影也亡不了国,只是一部电影而已,用不着这样声嘶力竭的。
工作日的惨烈跌幅,让人瞠目结舌
70的跌幅
富春山居图也才65
沈长林这次发了微博:
这次被骂的有很多是我的好朋友,比方说周黎明、史航
老周失去涵养了,毕竟他是比较传统的影评人,评价电影只基于电影本身,很少跟粉丝对线,他对郭导演人身攻击,是他的不对,我帮他道个歉
要我说,他是真的不了解互联网,不知道粉丝的牛逼之处,如果我拍了烂片,我的粉丝估计也会想尽办法帮我开脱,没别的原因,他们是我的粉丝。
我早就说过小时代是典型的粉丝片,所谓的粉丝片就是拍个粉丝看的
举例说明:全球最厉害的粉丝电影是暮光之城,我记得暮光之城3首周五天票房亿美元,总票房是3亿美元
那片子上映的时候,被北美影评人各种嘲讽,罗杰埃伯特北美第一影评人直接发表评论:影片中的角色真应该被逮捕,真不知道他们在那晃荡什么。观赏这部影片的过程就像慢悠悠地开着拖拉机在行走。
甚至有激进的影评人表示我觉得暮光之城就像一坨热气腾腾的大便,没有亮点,一点也没有,我宁愿被枪击也不想再看了
人之饴糖,我之砒霜
指代的就是粉丝电影。
国内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左耳,不过苏仑导演很厉害,幕后团队也很厉害,左耳的场景、道具尽可能的还原上世纪90年代,故事讲述方式没有偏离原著,所以,狗血元素依然存在,但能感受到伤痛,所以,拿下了56亿的票房佳绩;
小时代则是完全的粉丝片走势
我看了一遍,基本确认导演在恋爱经历上乏善可陈的人,他为人物设计的爱情关系和纠葛都是很拙劣的,甚至门第观念这种民国戏的梗都拿来放大
每个画面都是浮夸的吗,没有一句对白是正常人应该说的。
明明在上海拍摄,戏里的每个人说的却是弯弯腔。
我看了半个小时,然后走人了
但有一点还挺好的,至少他电影里的大牌都是真的,餐厅,大别墅也是真的,不像很多影视剧,明明是霸道总裁穿的却是淘宝买来的便宜货。
你可以说这电影垃圾,但如果你的论调只是在拜金主义,价值观混乱,教坏小朋友
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果少男少女们仅仅看了小时代就会变得拜金,那未免太抬举郭导演的实力了,真正能影响人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是非常少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一旦基本定型,就很难改变
而且,我始终觉得电影这种东西,不一定非得歌颂真善美。
小时代只是一部电影而已,郭导演不过混口饭吃,匡扶世道、整顿人心,他现在一没这能力,二没这义务。就好像企业家做慈善,做了,是尽社会责任,没做,也没关系。
但话又说回来,主流电影必须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这是电影艺术存在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讲,小时代绝非主流电影,粉丝电影也只是亚文化而已
郭的粉丝们也不必攻击一堆影评人、大v,他们是看出了小时代这种类型电影很有可能对主流电影产生冲击,两天票房破亿3000万不到就能赚回保底三亿的票房,这种商业模式太赚了。
现阶段,热钱疯狂涌进影视行业,搞金融的,搞互联网的,搞制造的甚至连养猪的都要进军电影行业了,如果大家都要做小时代,那电影产业将会荡然无存
不过,我觉得大家想多了,观众还有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很多投资人现在觉得粉丝电影是个好东西,你砸钱进来,没准电影上映的时候,粉丝电影已经人人嫌恶了
毕竟电影制作是需要一到两年周期的
在这个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没有哪个主题能经久不衰。
另外,必须说一句,为什么大家都骂郭小四,因为他有抄袭原罪,而且拒不道歉,这是很恶心的事情
沈长林的评价算是这次小时代骂战中最有分量的人加入。
他的观点很客观,小时代再怎么烂,也就一部电影而已
市场成熟的很快,小时代系列圈钱,到了爵迹就行不通了,包括晴雅集
说个事,晴雅集首映,邓仑信誓旦旦,能过三十亿
没什么用,非主流导演、非主流题材
进影院观影的依然只有他的粉丝
他为什么能混的起来
成年人捧得他,给得他舞台,帮他撑得腰。抄袭了还能让他进作协。因为大人要靠他赚钱
法院宣判抄袭成立,拒不道歉
长江文艺出版社隔了一个星期就跟他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拉来了许多中国著名作家加持
明知道这个人有原罪,知名出版社和知名作家力捧,给他市场,让大众模糊了道德感和价值标准
王蒙看过郭景明的作品后,觉得他非常有才气,王蒙认为,能不能进作协,跟是否抄袭过,这完全是两码事。
就是,窃书怎么能说偷呢
沈长林觉得自己很客观了,郭小四的粉丝可不这么认为
“你有什么资格批评小时代,卖书卖不过小四,拍电影也被小四反超,比你厉害比你强的人,你应该尊重”
“别拿你所谓的姿态点评小时代,你看不懂的东西太多了,难道都不好票房会堵住你的破嘴”
“你自己看看啊,你的粉丝数量是1600万,郭景明则有3600万,你不反思一下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