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到资本,这属于阶级跃迁
杨小蜜也算赶上了好时代,泛娱乐大时代,她本身成为招牌,所以,才能带新人
并且运气足够好,咱就说2016年,她已经连续三年蝉联金扫帚奖最烂女主角了,眼瞅着对赌失败,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横空出世,扭转局面,超额完成赌约。
爆款来的很及时
但是打造爆款很难
不说别的,即便是大人民的名义续集人民的财产又名突围,超豪华阵容,难掩剧情硬伤;
大江大河第一部也是大爆款,原班人马的大江大河2却拉了胯
每年市面上的爆款就那么几部,好多只有口碑没有收视率的,或者干脆收不回成本的
举个例子,觉醒年代火爆后,半年都没有能收回成本某电视台太牛逼了,不给合同,剧拿走播出了,钱也不给结;
视频平台某优酷是投资方,买播映权,吃完原告吃被告,客大欺店,价格压到最低
当然,类似觉醒年代这样品质的电视剧,其生命周期远比其他类型要长久,盈利是迟早的事
最反感的是不说再见那种侮辱缉d警察的剧可以赚钱,爱上特种兵这种诋毁军人形象可以赚钱
扯回来,一部爆款剧能赚钱的方式其实不止卖剧这么简单,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ip的开发,手游、剧集周边、电影改编作品等等
但是,怎么打造爆款
沈长林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剧情要过瘾,有反转,节奏紧凑”
“你说的都是废话”
“我也不清楚怎么打造爆款,但我知道多做精品剧一定会爆”
杨小蜜突然笑了笑:“也对,你们估计也没什么好办法否则,浮沉不会那么惨”
“浮沉很惨”
只能说不尽如人意,没有延续掌中之物横扫姿态
浮沉四台联播,收视份额一直排名前二弱于bj爱情故事
“你们公司好像不是主要投资方吧”
“我们现在做的基本都是ip剧。”
聊了一会,杨小蜜离开,沈长林在房间呆了一会,刷了会微博,然后也走了
微博,不只是微博,各大门户网站娱乐版都在报道今年国产电影失守的消息,本来黄金大劫案还有机会过两亿的,5月4号,复联上映,首日票房6348万
彻底没戏了
宁昊是真的郁闷了
接受采访也能看出他的心灰意冷:我就是个盖房子的,把这房子盖完了、交给地产商了,怎么卖跟我没关系。我以前有很多电影,别人没机会看呢,香火没上映又怎样不重要。我现在对票房也没什么期待,观众夸就夸,骂就骂吧。不要把别人夸你这件事特别当回事,那都是别人的权利。
黄金大劫案确实有点卖不动,十天票房才过亿
作为沈长林的前辈,他这把有点说不过去
黄金大劫案集结了不少明星,虽然都是打酱油的,但上映前经过几轮点映,评价都还不错
怎么也想不到票房居然这么平庸
要知道同公司张亦白的将爱票房好歹也有12亿呢
尴尬了
跑了一圈宣传,回到bj,他很想找沈长林聊聊,干脆驱车前往长林影视。
然后得知沈长林居然不在公司,甚至不在京城
“那他去哪了”
郭松姜:“他去探班我是证人了,杨青导演的戏。”
宁昊很惊讶:“杨青现在也跟你们合作了”
“对,我是证人做这个戏长林监制,他亲自点的将”
“真厉害”
郭松姜笑而不语
他知道宁昊这句真厉害是什么意思杨青、徐争最开始是打包签约小马的,可惜泰囧小马看不上,徐争干脆离开,杨青也跟着离开了
“宁导,你来我们这是为了”
“沈长林跟我吹你们公司的编剧厉害”
“哦,那我带你去创意工作室转转。”
宁昊本来想走的,但一想来都来了,跟了过去
到地方才知道,所谓的创意工作室就是编剧工作室基本都是沈长林给创意,然后,这帮人负责填充内容、包袱。
偶尔其他导演也会过来,bj遇上西雅图的剧本也是在创意工作室的打磨下最终成型的;
宁昊才到门口,刚好听到一群人在讨论黄金大劫案
黄金大劫案一句词形容:拧巴
这是一部演员和导演都很强大的电影,但剧情确实让人恼火。
主要在两部分,一部分是救国会凭灯光、烟花等演戏技巧就抢到了八吨黄金。
还有一个是小东北偷黄金,结果暴露了大家,然后傻呵呵当带路党,然后又在刺杀大使的时候又坏了事,害死了大家
但小东北和顾茜茜的爱情真是太美好了,或者说太让人羡慕了,这个故事框架也很不错,难怪那么多文娱小说都乐此不疲的在架空故事里帮宁昊把这个故事讲到合理。
而且小东北的人物线很完整:从一开始的坑蒙拐骗,钱比脸重要;到后来钱不重要,命比较重要单纯的男主还指望着还了金条就能保住所有人的命;直到最后升华:有些事,比命还重要。
另外,必须说一句,剧情真的不合理,不是说荒诞喜剧就可以不讲逻辑的
编剧工作室一群人背着人吐槽的时候,很不讲情面的
宁昊倒也没有生气。
直到其中一个人说了:“英雄成长故事被做成这样,这要是放在我们公司,长林估计要骂娘的”
“英雄成长”
“这不是救猫咪里面的最典型的英雄成长故事嘛,节拍表没做好”
“节拍表”
“你怎么连”说话的那位不耐烦的扭头,然后看到了宁昊
“宁导,您怎么来了”
宁昊挥了挥手,算是打招呼,然后问:“节拍表是什么”
刚说话的那位红着脸解释:“是长林说的,好莱坞经典三幕结构以罗伯特麦基、布莱克斯奈德等为代表的好莱坞编剧大师和戏剧教育家,总结的一套无往不利的编剧法则,将故事中各桥段的发生时间细化到了每分每秒。”
“表呢”
“哦,在这”
他拿出一张表递给宁昊,是一张110分钟类型片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细分成了15个关键点,甚至有时间划分
宁昊看了一下,然后点头:“我确实按照这个创作的”
“但你的故事设置环节没做好啊”
宁昊点头承认:“有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