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乐呀
沈长林现在做项目,基本都是做一个框架出来,然后找编剧填充
他的能力只限于大方向,小的细节,确实不太行
包括我是证人的剧本
当然,他也没有亏待人家编剧,报酬肯定是业内最高水准,还给了署名权。
魔盗团的剧本,也一样,他整好框架,具体剧本编写除了钟伟还找了董润年
两人一起加上沈长林,三个人每天各种碰面,讨论。
攒活嘛
偶尔杨帆、郭松姜包括摄影师韩淇名包括特效总监也会加进来,因为聊剧本的时候,会直接画分镜,场景、道具啥的,老郭、杨帆会直接给出预算。
特效总监则负责把控沈长林的奇思妙想你得说点我们能做的。
剧本嘛,逻辑理顺了,剩下的就好办了,大致框架延用魔盗团,加入复仇元素,男主角确实是想复仇,利用魔盗团盗取了金库
董润年有点不太满意:“那之后的剧情就很俗套了”
“类型片,不可能不俗”
沈长林也想通了
不必那么纠结,逻辑通顺,画面惊艳,聚集一堆俊男靓女,这就是顶级商业片该有的样子。
“演员选择你们有什么推荐嘛”
“这种纯粹的娱乐片,最好用港台演员吧”
沈长林摇头:“年龄都偏大了。”
杨帆插话:“我觉得没有必要中韩合拍你这才五个演员”
好吧,原本计划是十位演员
中韩各出一半。
之前还想过要不要加一组韩国盗贼团伙
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人太多的话,很容易就分散主线了,观众就觉得莫名其奇妙,商业片,观众要是觉得莫名其妙,那肯定是失败的
“没事,先做魔盗团,夺宝联盟我们之后再做”
“那剧本要筹备嘛”
“筹备吧我肯定要拍的”
魔盗团、夺宝联盟,两部大制作商业片,一举奠定他在亚洲商业片的地位。
4月2号,电影资料馆,青年导演座谈会。
宁昊、路川、高群书
沈长林也出席了
大家都在谈好莱坞。
沈长林感触最深,搜索上映一个月,票房402亿。
挺不错的成绩,但本可以更好
对手太强大了,异星战场、诸神之怒还有一部玩命追踪,三部电影垄断了三月底的市场,否则,搜索早就45亿了
人类这种东西向来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
简称双标。
要是其它电影遇到好莱坞大片,还能拿4亿票房,他可能会觉得已经很不错了,还想怎么样
换了他自己,心里头怎么也有些埋怨
踏马的,总局怎么办事的,为啥要把这么多电影放进来
很正常,就像聂元,元哥之前接受采访说过有些话大家不敢讲,我敢讲,我们做演员的比较了解这个职业,演员这个行业比较容易产生感情。你想两三个月在一起,又谈恋爱,又天天在一起,感情是慢慢滋生出来的。
很刚。
所以,让他的妻子息影退圈了。
结果怎么样
他爱上了同剧组的女演员,跟老婆离婚了
啧啧。
沈长林为什么思维这么分散,因为现在是路川发言时间,就是大谈好莱坞进口片份额增加一倍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就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贼没意思
想到搜索,然后就想到了桃姐,这片子挺倒霉,遇到了搜索,市场表现直接打了对折
然后突然被惊醒了,因为路川又哭了
带着哽咽道:这次拍王的盛宴触动特别大,通过这一部戏学到很多东西,我不能再有撒娇心态,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钢铁巨人,我们必须强大。我会用工业的方式、不撒娇地去做下一部戏。
原本王的盛宴定档7月5号,现在上不了了。
其实就是后期没完工,按照后期导演的话来讲:一点商业性都没有,怎么对擂画皮2
但是对外解释非商业原因,给人一种审查卡着它们的感觉
沈长林翻了翻白眼
一个多亿的投资,现在才说什么不能用撒娇的形态
主持人尹鸿笑了笑:“说起商业片,我们沈导演应该有发言权”
沈长林接过话筒:“我所理解的商业片就是类型片,人家好莱坞已经研究一百年了,我们按照人家总结的规律再结合自己市场拍就完事了”
“太笼统了,能具体说说嘛”
“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卖点在哪,战争片卖点就是战争戏,喜剧片卖点则是包袱”顿了顿,沈长林忽然问:“对了,说到这,我想问一下路川师兄,王的盛宴就是以鸿门宴为主题,电影当然是还原楚汉战争大战面,观众进影院看的也是大场面,我不明白,这样的电影怎么会延期,还有人们说审查卡着不让上映能解释一下吗”
路川看也没看他,直接回答:“我理解的王的盛宴不是鸿门宴,他是讲一个时代的命运,讲一批人的命运,它完全不是一顿饭”
沈长林惊愕,路川接着道:“我想表达的是全新的楚汉历史电影,讲述的只是刘邦的权力人生。我想做一部对中国当下和未来有用的电影”
“所以你花了投资人一个亿,就是为了讲述自己对鸿门宴的理解”
路川还要解释,沈长林没管他:“我之前就说过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多中国电影人,直率的说,是中国电影人的主流,太热衷于强调和维护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对于纯粹的商业电影,至今仍然是既不懂还不屑。”
“总想着电影改变中国,电影影响世界其实,电影只是电影,想要你的电影在世界上被更多人看到,除了电影的制作质量提高外,还是要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归根结底,国家实力决定一切”
“中国电影先要中国观众认可,就像大厨是要由一众食客和厨师及社会广泛认可的,而不是像民国大师那样躲在一个小圈子里相互吹捧出来的。”
“这是我的看法”
现场有点沉寂。
其实沈长林说的话没毛病,只不过早期在国内,拍电影算是一种特权工具,这就造成了很多导演习惯去向观众布道、去向观众讲述导演的情怀,也习惯了这种优越性。
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你很难一下子改正心态
真的,别的不说,单说第五代,阿谋只是特例,大部分都是吟诗小达人,天龙人一般,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觉得自己比观众牛逼
一帮媒体包括主创通过雄狮少年告诉我们审美应该多元化。
我踏马用你告诉我
炒作日苯奥运会开幕式阴间审美的是你们,现在又跳出来说什么告诉我们审美应该多元化。
去尼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