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聊什么
就是聊一些很佩服你,仰慕已久之类的客套话
难道一上来就开撩
开什么玩笑,那可是张鱼绮
且不说能不能撩得动,关键你要是做了什么不顺她心意的事人家会拿刀砍人的。
而且能说出艺人是高危职业的人,智商、情商也不高。
双商不高的人,沈长林没兴趣多接触
简单聊了几句,进放映厅看电影。
金陵十三钗,沈长林当然看过,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类似辛特勒名单的救赎电影,救人的换成了美国神父,顺便加了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的剧情。
上辈子的记忆了
不过,这次再看,有点被惊到了。
阿谋对光影运用实在让人惊艳,如果说开场时候的冷色调,任何合格的导演都能想到,那对彩色玻璃的运用称得上如花妙笔了。
十三钗跨入教堂的大门女学生们在隔着玻璃悄悄窥探开始,透过彩色玻璃看到的她们进门展现出全片最美丽的一面。
端庄华丽而不失风骚,在光线下英姿飒爽
这是在暗示着这帮女的并不像人们平时的印象中的那样灰暗和低贱,而是将会有一段惊艳伟大的经历,活出她们人生的光彩
对了,这个透过玻璃折射的场景后来还照搬进了长城
长城的最后一战,五色琉璃塔,五色斑斓的圣光中,演员的脸色显得非常铁青。
最后,秦淮河女人替女学生赴死的行为,是电影桥段的高潮,也是将这些开始只有一副脸谱化面孔的角色形象逐渐饱满的过程
沈长林不自觉流下了眼泪
没办法,太煽情了。
金陵十三钗柏林亮相后,媒体褒贬不一。
英国知名影评网站evue认为这是一部很美很动人的电影,对演员褒奖有加,“演员真是太棒了,不过贝尔更为出色”。
“张导演此次对于色彩的运用相较于他早期的作品明显克制了许多,然而美丽却丝毫没有减分,反而更为细致和震撼”
但也有媒体表示:“角色过于夸张,要么就特别好,要么就特别坏。”
他们对侵华战争了解的太少了
看完电影,沈长林一点也没感觉到青色,突然想到了一帮教授重点批判的青色,真尼玛无语
尤其是清华的肖莺教授好吧,想到清华,立马就懂了。
那能不骂阿谋嘛
阿谋真的是,万人嫌。
活着备受好评,有人挑刺揭露伤痕;
一个都不能少关注教育,有人跳脚美化国家;
英雄开启华语电影商业化模式,有人因此靠电影赚到了钱,还扭过头反咬一口;
即便是悬崖之上再次创新,也有人讽刺江郎才尽。
有时候,想想骂的那些话,都不用过脑子,多看两眼就知道立不住,拍陋习拿奖不是艺术,拍商业片又成了放弃艺术。
那么放弃的艺术又是什么不就是那些人批评的所谓陋习吗
前后矛盾的论点与论据,扣帽子都扣得不严谨。
红高粱、有话好好说、英雄、金陵十三钗、悬崖之上都是不同类型的电影。
阿谋为什么能拍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已是古稀之年还不退休颐养天年,以他的成就完全可以被捧成神。
因为他爱电影,不想离开电影,因为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看似每次都抓住了机会,其实每次都做了万足的准备。
天分特别高还特别努力。
有些人真的牛逼
他们一通百通,还踏实认真,注定做什么事儿都会成功;
有些人是吹出来的牛逼
每部戏都榜着自己的经典作品,还不让说实话,听不得半点不顺的话;
还有些人,即便都是吹逼的通稿,也不够牛逼
酒店,沈长林找到阿谋,握手,两人坐下:“导演这是您第几次来柏林了”
沈长林对阿谋挺尊敬的,要是换了其他导演,肯定会问片卖得怎么样
但你一问,肯定得扯到张卫平
阿谋现在贼烦张卫平。
你设身处地想一下,你的合伙人整天拿着你炒作,还试图干涉创作自由
然后,一到分钱了就装傻叉
合作拍片十几年赚的钱还不如拍个广告。
这还不算呢,叫他帮忙给孩子办个户口,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就不说了,还对你说妥妥的
然后,搞得堂堂奥运大导,亲生孩子竟然东躲xz当了数十年黑户
正常人都会选择散伙。
阿谋笑了笑,满脸都是褶子:“不记得了你是第一次来吧”
沈长林点头:“对”
“搜索嘛”
“您看了”
“拍的很不错啊,故事角度很新颖”
“也就是批评流言蜚语,其实不够新颖”
“已经很不错了,你的切入点是网络暴力”
才聊了两句,沈长林还没进入话题呢聊一下离开张卫平后的去向,一个戴眼睛的记者满脸堆笑,走了过来:“两位导演,我是时光网的记者,能耽误一会嘛”
“我这边有事。”
“就一个问题”
沈长林看了眼阿谋,然后道:“行吧,就一个问题哦”
记者也挺可怜的,满世界转悠,只为写稿
都是工作,理解一下
“您对搜索拿奖的判断”
“几乎为零”
“为什么”
“我用的是多线叙事商业片拍法,而且主题看着很沉重,但故事讲述方法很通俗而且题材选择有点普通”
“普通什么意思”
阿谋也感兴趣了:“我觉得很典型啊,人肉搜索、网络暴力”
想了想,沈长林道:“这么跟你说吧,我在09年读了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然后,没多久就发生了夏俊峰事件”
记者瞬间了然,但是沈长林话锋一转:“当时的舆论很可怕的,都在替他说话,但他是杀人犯啊”
“我觉得不对劲,当聚光灯打在杀人者一方时,会往往会让我们忽视了受害者的痛苦
恰好那个时候,网上有一部叫请你原谅我的小说,有同学推荐我读了一下,主题就是嘲讽网络暴力的。看完之后,我又看了一遍乌合之众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
说到这,沈长林笑了笑:“你看,如果我一开始决定拍夏事件,拿奖的概率就大了,但肯定过不了审于是,我准备做请你原谅我,这是我最开始定下的电影”
“不觉得可惜吗”
听到这个问题,沈长林望向阿谋,阿谋笑了笑,接话:“中国导演常常被批评为作品做不到那么深刻,我觉得批评的人士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知道原因吗中国导演能一味地追求深刻吗他们能做的是很有限的。有很多东西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你不能视而不见,你应该同类间横向比较。”
记者换了个问题:“为什么中途做了绣春刀”
“我得先成名啊,否则,搜索这个主题,谁会给新导演投资而且,成熟的演员也不会选择一个新导演的”
“那您能评价一下金陵十三钗嘛”
沈长林故作惊讶:“在导演面前,你让我评价”
阿谋摆手:“我也想听听新锐导演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