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搜素还缺一个张沐,沈流舒的助手,这个角色,沈长林跟张亦提了一下,后者表示愿意客串
那就妥了
演员找好了,前期的统筹工作可以开启了。
统筹工作包括资金、人员、拍摄、广告、赞助以及周边等各项工作。
搜索是一现实主义作品,而且是现代戏,能植入的东西不少,但这个戏沈长林本身有要求,所以,植入不能泛滥
那也够了
大人物大卖堆品牌想要植入搜索
手机、电脑、相机
包括一些网站。
对了,微博砸了3000万,要求把主线内容,也就是搜索的东西改成微博搜索
沈长林没有意见
无论是百度搜索,还是微博搜索,反正不会有太大影响。
百度不给钱,微博给了广告费,那就用微博
不完全统计,广告植入接近5000万
总算完成了小目标:电影还没拍,已经收回成本了。
这些主要交给制片组负责,沈长林忙着给绣春刀:修罗战场站台
是,他看不上白蛇传说,但太祖那句话很对: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白蛇传说宣传的很热闹啊,一会说什么威尼斯卖片很顺利,被称为中国版加勒比海盗,一会又说两亿资金打造,中国特效最高水平
首映发布会,李连结很诚恳说了我是被忽悠来的,说好的客串,成了主演说好的十天,结果拍了二十五天,简直被骗了,原本说没打戏,却打个没完
还有3天要混,之后这个片子就彻底和我没关系了。、我都忘记故事讲什么了
这种行为,我们叫砸场子
估计是不太满意拿的配角的钱,演的却是男一号
对了,记者问他白蛇传说、龙门飞甲更期待哪部,他也诚实道:武打戏拍了大半辈子了,要说突破,龙门更有挑战,3d武侠,是对中国武侠面向世界的全新展示。
但是,之后的发布会,他就很配合了,耍起法海的禅杖,震击舞台
接受采访还夸起了白蛇传说的特效在威尼斯展映时,我碰到几个美国记者,听他们说,真没想到中国电影发展这么快,以前的无论是画面还是色彩,缺乏视听震撼,都没法放,现在白蛇传说改变了这个现状
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谁知道呢
但是白蛇传说确实挺火的
呃
其实今年国庆档是三部电影,除了白蛇、绣春刀2还有一部辛亥革命,成龍主演
不是刻意忽略,实在是这片子的存在感太低了
本来是9月26号上映的,为了避开跟绣春刀2、白蛇直接竞争,也有可能是对电影有信心,9月23号就上了
现在是9月26,辛亥革命上映三天,累计票房1039万
对的,成龍主演,首周末破千万。
尴尬的一比
反正沈长林宣传绣春刀2的时候,严禁记者提及辛亥革命
沈长林当然得帮着绣春刀:修罗战场撑台,绣春刀是他的第一部作品,第二部换了导演,很多观众想知道原因,首映仪式,面对媒体采访,他是这么说的:
“我跟陆洋导演聊过绣春刀,他觉得绣春刀骨子里讲的不是江湖。它讲的是体制内的人,这帮人特苦、特困顿,是一群不自在、没法享受个人意志的人,所以这就不是一个武侠片。说到我的心坎了”
“这也是我找他执导绣春刀2的重要原因”
“我不太喜欢执导续集故事,即便是我自己写的剧本,依然不喜欢就没有新鲜感还有挑战性而且,我看了陆洋的修罗战场,我如果亲自拍,最多也就这样,不可能超过他。我喜欢拍一些没拍过的作品,比方说东方奇幻题材,比方说科幻题材”
“有计划,但也只是一个大概计划,等我拍完搜索,应该会给自己放个假”
“导演是用右脑在工作,感性的;而监制大部分是用左脑工作,从这个戏大概拍完整个预算要多少钱,整个市场回收你都要考虑,能不能有合适的演员”
“陆洋其实是一个不太需要监制的导演,所以我们聊的更多的是细节”
“作为导演,他本身的审美、功力都是足够的”
“那你对新导演有要求吗”
“有,不指望他们都赚钱,只希望尽量不要赔光”
作为绣春刀2宣传的王牌之一,沈长林不止出席了首映发布会,接了一些采访,还陪着王长田一起见了院线经理们
以他如今的咖位,亲自来跑公关、跑路演,确实有些掉价。
可没办法,院线掌握了渠道,你得维护好跟他们的关系。
尤其有白蛇传说这么个庞然大物在。
于東说过一句话:跑发行就是喝酒
刘得华也说过再也不想做电影发行了,因为要陪片商和院线老板吃饭、喝酒,实在是太尴尬了。
哦,这是在风暴下映时候说的
院线经理们作为专业人士,他们在影片上映前会有个基本的预判。
这个预判不是去揣测观众是否喜欢、影片口碑是否良好,而是预估有多少观众会为这部影片埋单,愿意买票的人越多越好。
简单来说,观众只要肯花钱就行,喜不喜欢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他们给绣春刀2的预期是3亿,给白蛇传说的预期也是3亿。
同样的预期,那公关就很重要了
老王说了不少发行上的秘闻,比方说返点:选择与影院“合作”的话,影院会适量增加影片排片。
这个合作就是返点
“返多少”
“上限基本是票房的3不会给太多,毕竟制片方本身分成比例就低于院线”
沈长林瞬间明白过来:“那白蛇传说死定了”
白蛇传说成本就算没有杨志说的亿那么多,至少也过亿了他们不可能返点
王长田很矜持微笑:“还要看市场表现的。”
沈长林忽然想起一件事:“大人物上映时候,我们也给返点了嘛”
王长田点头:“上映一周之后,我们才做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