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高俨的一声令下,邺城周边无数乡民涌进国都,等待着京畿都督府给他们配发武器。
都督府司马皮子信惊奇的发现,这些最远甚至从三百里开外冀州跑来的百姓,竟然绝大多数都是汉人
抱着事有反常必有妖的观点,皮子信找到正在演练如何守城的安德王高延宗,向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高延宗一句话便解开了他的疑惑:
“你也是汉人,你若只是寻常百姓,换做以往,从军立功出人头地的机会哪能轮到你”
皮子信恍然大悟,他想起之前李祖钦他们极力要求组建汉人兵团。
那时他以为这些上品士族谋求的无非就是壮大自身实力,心里还隐隐有几分担忧来着。
可随着勤王大军的逼近,邺城的文武百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已经没人愿意反对高俨征召汉人入伍的计划。
这一切可谓是水到渠成,因此,皮子信心中不由得对在武安殿坐镇的那位大行台、又产生了几分佩服。
“这才哪跟哪儿俨弟的手段就是我高延宗见了,也是五体投地,等着瞧吧,过几日你便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高明”
知晓高俨全盘计划的高延宗,对守住邺城有着极大的信心。
而他的这种信心也在无形的感染着下面的士兵
虽然那些新投奔而来的汉人没有作战经验,但这不妨碍他们从旁做一些辅助的差事。
搬运镭石砍伐滚木修缮城墙这些杂活,他们还是干得来的。
“你把邺城督防的重任全盘交给了高延宗,是否有些欠妥老夫以为,这种危急关头还需你亲自坐镇较为稳当。”
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李祖钦说话的语气非常随意,他孜孜不倦的劝导着高俨,应该趁机多出去走走,露露脸,提高一下自己的威望,也好为将来做准备。
见高俨默不作声,在一旁伺候这翁婿二人的李玄妙怕他误会,急忙解释道:
“夫郎莫要误会,阿爷也是害怕人心不古”
高俨知道,李祖钦对高家人并没有多信任,毕竟先前那么多不好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心里对高延宗有这种防备也是应当的。
可自打来到这个世界,自己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高延宗的帮助,他若是真有什么念头,高俨心中也绝难相信。
何况正因为是危急关头,就应该无条件相互信任,否则还未战,便开始互相猜忌,如何能守住这京畿之地
但李祖钦的面子不好不给,高俨露出笑脸,朝他答道:
“此事孤会考虑,丈人今日前来,应该不止说这一件事吧”
李祖钦点头道:
“这三省六部的官员你可定下”
高俨眉头紧蹙,这几日他压根没功夫想这些事,此时听李祖钦提及,难免有些反感,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惦记着那些位置
但念在李玄妙的面子上,高俨也不好朝他发火,遂问道:
“莫非丈人有合适的人选”
李祖钦道:
“黄门侍郎卢思道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可为中书令。”
听说他要推荐卢思道为中书令,高俨惊讶不已
要知道这中书令除了主管中书省以外,还有向皇帝封奏密事之权,职责十分重要。
但凡能坐上这个位置的,那几乎都是亲信中的亲信。
高俨还以为李祖钦想为他自己谋取这个职位呢,没想到居然肯让给才三十多岁的卢思道。
见高俨又不说话了,李祖钦显得有几分紧张,他生怕高俨不答应似的,急急解释道:
“卢思道出身范阳大族,又是长房嫡孙,若能使他坐中书令,想必会对大行台今后受益匪浅。”
高俨才不信李祖钦的这番说辞,虽然范阳卢氏的确有几分能耐,但自己也不会傻到一力仰仗士族的地步,这岂不是在自寻烦恼
想到这里,高俨笑吟吟的说道:
“可孤定这中书令,职衔至多为正三品,而且是左右两位中书令,丈人确定要孤这么做”
李祖钦听后情不自禁的“啊”了一声,左右中书那岂不是主动分化了事权
这一刻,老头脸上表情变幻不定,似在天人交战。
高俨也不催促,静静等待他做决定。
过了好一会儿,李祖钦咬牙道:
“两位就两位,卢思道其才不在老夫之下,让他做这中书令一职,必不会令贤婿失望”
高俨瞧他神情坚定,便也不再反驳,反正就凭上回宫变,卢思道肯当众支持,自己也不打算薄待于他。
只不过高俨原先计划是让卢思道去做太府寺卿,再升个半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接下来,李祖钦又提及了薛道衡、崔达拏等人的官职,却唯独没说他自己,高俨问他,这老头居然说他仍旧愿意做这个光禄寺卿。
所谓光禄寺,即负责掌管祭享、筵宴、宫廷膳馐之事,负责祭拜及一切报捷盟会、重要仪式、接待使臣时有关宴会筵席等事。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管吃管喝的官署,即无实权,也无事权,彻头彻尾的清水衙门。
高俨有些讶异这老李思想觉悟这么高。
要知道他现在已经算是半个从龙功臣了,加上又是外戚,不趁机给自己要点实惠,反而愿意继续呆在清水衙门混日子
“正因为世人皆知老夫为大行台岳父,为了避免外人说三道四,才肯自甘不前啊”
李祖钦叹气,却说得十分大义凛然,若是高俨真的只有十四岁,只怕也会感动的泪流满面。
可惜高俨不是啊。
通过一番交谈,他似乎有点揣摩出李祖钦的这份心态了。
以他现在的地位,自己主动去占据高位,还不如干脆些,向薛道衡等人做个顺水人情。
若是老头直白点,他甚至可以这么向薛道衡说:
你们的官位都是我李祖钦向女婿要来的,看吧,老夫没说错吧说保你们荣华富贵就保你荣华富贵,大行台的决定皆由我李祖钦一言而定也
他这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下一个祖挺啊
高俨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他眼角余光无意往外瞥了一眼,发现院子里正拿扫帚清扫那老头,不是祖挺又是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