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图尔格又解释道:“在火车上,他打英亲王的耳光讨好明国狗官,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本身就是明人”
一开始,多尔衮有点不以为然,心中想着,孔有德只是打了阿济格的耳光,你呢,你是千刀万剐了阿济格
不过等他听到图尔格的后面一句话时,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孔有德原本就是明人,如今重新投降回了明国,这并不稀奇一如图尔格他是大清的人,最终还是逃回了大清一样
一想到这,他就头疼了。
在如今的大清国中,有相当多的明人。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都位居大清的重要职位。如今明国的情况要是在大清国内传开之后,又有多少人会有另外的心思
对此,多尔衮真得一点把握都没有
就孔有德来说,以前和大清作对,算是不得已才投降了大清。虽然说,在投降了大清之后,为大清也立下不少的功劳。然而,一旦局势有变, 说投降回去,也就投降回去了。
类似孔有德这样的人, 至少三顺王中的其他两个, 也都是如此, 还有他们的手下,也都是。甚至连关宁一系的明人, 同样都是如此。
最好的做法,就是防范于未然,把这些明人都杀了, 或者调往北方去抓生女真之类,反正不能和明国有交集的。毕竟类似范文程一样主动投降大清,并一直为大清效力的明人,终归还是不多。
然而, 真要这样做的话,大清的汉军八旗就等于是废了
还有一点,多尔衮也立刻便联想到了。
图尔格是被明国派去草原拉拢蒙古部族的时候逃回来的,这也就是说, 明国已经有拉拢蒙古部族的意思。
如今明国变得强势起来, 连他们的太祖皇帝都显灵了,还打败了大清军队两次。在这种情况下, 蒙古部族都是墙头草, 指不定会投向明国。
总之, 国与国之间,哪怕是和蒙古部族之间, 也没有永恒的兄弟, 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换句话说, 在明国重新强大起来之后,蒙古部族也会变得不可靠。
那么最好的措施,就是防范于未然, 把不可靠的蒙古部族也干掉, 免得将来在背后捅大清一刀,甚至成为明国的帮凶来攻打大清。
那这么一来, 大清国内的蒙古下
这一来二去的, 汉军八旗废了, 蒙古八旗也废了,大清的军力还能剩下多少
都不用明国打过来,估计大清就乱了
想到这些,多尔衮感觉一脑门的包,这局势真得太难了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他想起了皇太极,如果他在的话,自己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如果他在,那他会怎么做呢
正在想着时, 却见代善大步而回。
原本已经老迈的他,似乎又焕发了第二春一般,走路都是大步走着的。
“我已经交代下去了, 定然不会传出去的。”代善看了一眼图尔格, 然后转头看向多尔衮说道,“只是这个事情之重大,关宁那边的明军, 肯定也会把消息传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确实,就算图尔格他们不说了,明军那边肯定会大肆宣扬的,最终也会传到大清国这边。
多尔衮真得很头疼,便交代图尔格,把他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之后,才严肃地说道:“今日之事,不得向外泄露半分。图尔格和你那几个人,就先在皇宫安顿,不得外出。”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眼代善,然后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先都退下吧,礼亲王留一下。”
多铎听了,有点想说话的样子, 不过最终还是听了多尔衮的安排, 狠狠地盯了图尔格一眼,然后便退出了崇政殿。
图尔格当然就更不会多话, 一样退了出去。
还有一个豪格,一反常态,不但没有怎么说话,甚至都很顺从,听到说可以撤了,竟然二话不说,转头就走了
这个反常举动,让多尔衮都不由得盯了他的背影一眼。
多尔衮猜出来,豪格肯定是有事。
不过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豪格,只能先解决最为重要的事情再说。
最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代善。
对了,还有小皇帝福临和帘子后面的布木布泰。
看到没有外人了,多尔衮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然后看向代善道:“你说,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走出困境,免去将来的灭顶之灾”
说完,他把他刚才想到的忧虑说了一遍。
事实上,多尔衮想到的问题,代善其实也想到了。也是如此,代善才会在第一时间就呼应多尔衮说图尔格是传谣。
此时,听到多尔衮的问话,代善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脸色沉重地缓缓说道:“我们大清的军力,经过蓟州之败,还有宁远之败后,已经不复鼎盛之时了如果还要自残两臂,废去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话,那大清离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言外之意,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是不能废的了。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商议这个事情的时候,没让多铎他们参与。要不然”
他没说完,意思其实很明确,以多铎等人的个性,指不定会看那些明人、蒙古人不顺眼,闹出什么事情来。
代善自然听懂了他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之后,抬起头,认真地对多尔衮说道:“要说脑子好用不好用的,终归还是汉人的脑子更聪明一点。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觉得你不妨召洪承畴和范文程他们商量下”
多尔衮听了,立刻点点头,同样认真地说道:“礼亲王所言,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
可谁知,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了起来道:“他们既然是汉人,岂会真心为我大清考虑”
多尔衮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这是布木布泰在说话。
对此,他也不奇怪,也没什么礼数,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只要我们告诉他们,像他们这种为大清效力的人,明国皇帝说了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他们自然就死心塌地地为我大清考虑了”
倒是代善,还向帘子后面行礼了一下,毕竟是太后,然后才接着多尔衮的话,给布木布泰解释道:“一般人的心中,只会更恨叛徒。接着图尔格的口,落实这一点,让洪承畴对我大清死心塌地并不难”
要说军国大事,布木布泰可能插不上什么话,但是要说勾心斗角之类的,她还是有心得的。因此,此时一听之下,就感觉多尔衮和代善说得有理,便沉默不说话了。
多尔衮见她不再说话,便转头看向代善说道:“洪承畴之前献策,收朝鲜百姓之民心为我大清所用,效果果然是不错的。这个人能成为明国的蓟辽总督,才华横溢是肯定的。要我看来,恐怕还是要他帮我们大清出主意才好”
“嗯”代善听了,点点头赞同道,“此人确实聪明过人,比起范文程,应该是更胜一筹”
听到这话,多尔衮便和他商量道:“那这样可好你去找范文程谈谈。至于洪承畴这边,我亲自去谈,然后,我们两人再合计一下看看”
接下来的路怎么选,对于大清来说至关重要。
代善听了,当仁不让,当即点头答应,不过临走之前,他郑重地提醒多尔衮道:“洪承畴这边,最为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他没有退路,只能帮我大清才可以”
“我明白的,我知道”多尔衮听了,也是郑重地点点头回答道。
代善听了,似乎还想说什么,不过最终,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才走了。
然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一对母子两人了。
至于宦官宫女之类,那都不能算人,直接忽略了。
只见多尔衮转头,并没有看小皇帝,而是看向帘子后面的那个身影道:“大清皇帝当得容易么”
布木布泰一听就知道,多尔衮对于她当初施计谋夺了原本属于多尔衮的皇帝位置,还是有怨言的。
对此,她当然是不会后悔的。
此时听了,布木布泰只是柔声说道:“摄政王辛苦了”
说完之后,她也不等多尔衮说话,便站起来,示意身边的宫女带了小皇帝,然后转回后殿去了。
多尔衮倒也没有生气,毕竟已经是成了事实的事情,生气也没用。
他一个人坐在崇政殿,静静地想了一会之后,便重新召见了图尔格,两人说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多尔衮才下旨传洪承畴进宫。
此时的洪承畴,一如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地位算是比较尊崇的,至少原来的大清皇帝也好,如今掌权的摄政王也罢,都很礼待他,但是,洪承畴却没什么实权官职,类似一个幕僚的角色而已。
此时,收到旨意后的洪承畴,便匆匆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