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之后是兵事和民事了,由于许星辰自己制定的武装移民方案,这两类事情现在经常是在一起的讨论的。
这些事情具体大致分成了五个战略方向,北方的漠北草原和荒原,西方的河中草原,西南方向的天竺、波斯、大食,南方的南洋与南方大陆,东方的南北美洲。
漠北草原以工程建设为主,首先要修建铁路运送士兵和补给,然后派兵拔除罗刹的殖民据点,最后修建天朝的据点驻守。
这些地区的移民数量非常有限,这个时代的漠北条件实在太艰苦了,除了毛皮之外没有什么收益,现在看来完全是赔本买卖。
好几個保守的阁部大臣不希望继续在北边折腾,认为现在不但拿回了苏武牧羊的北海,还进一步走到了北极冰洋沿岸。
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赫赫武功了,建议可以到此为止了,非常不建议继续往西北修铁路,更不建议驻军。
许星辰看了之后直接给否了,并且专门回复相关人员,现在不同古时,罗刹人远非匈奴、蒙古可比,其根基不在草原而在欧洲。
天朝掌控漠北荒原,就算暂时不能为我所用,也能够避免其为罗刹所用。
必须将罗刹人彻底赶回欧洲,才能真正确保天朝的北疆安稳。
最终提出要求,继续向西修建铁路,同时沿铁路和大河修建堡垒,直达神州与欧洲的分界山脉,将其作为与罗刹的边界。
但是不需要过于激进,稳扎稳打的持续向前即可,罗刹在漠北也没有多少人,对方耗不过能持续修铁路的我们。
西方的河中草原地区,作战和建设也基本顺利,但是相关人员的意见也和漠北一样,认为这里没有什么利益,不建议继续用兵。
许星辰也给出了类似的指示,必须继续向西挺进,直到合适的神欧大洲边界为止。
许星辰虽然否了提案,但是也给了最终的目标,不会无限制的西进,能稍微安抚一下他们。
天竺方面的情况,首先是一篇关于天竺当地情况的报告,相对准确的描述了天竺当地的情况,建议取不列颠而代之。
许星辰想了想,批示说天竺乃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与天朝有来往,可以帮助天竺驱逐不列颠人,但是不需要取而代之。
参照南洋诸国例,让当地土邦土王加入宗藩体系,向天朝称臣纳贡即可,特别提醒,不是以天竺整体,而是各个土王直接加入。
波斯与天竺有有所不同,在唐朝的时候,他们的“万王之王”就把自己的头衔献给了天朝帝王,所以许星辰对波斯有宣称。
既然有宣称那就可以打了,许星辰指示待掌握了河中草原之后,就从海陆两线出兵征服波斯。
首先迫使其称臣朝贡缴税,在海岸上要几个地方建港驻军,后期逐步移民同化。
征服波斯之后,继续向西征服大食半岛和埃及,在这里修筑运河,连接红海与地中海,天朝在西南的目标到此为止。
南洋方面的情况,其实包括朝鲜和日本,说的主要是人口和移民问题。
这些藩属国人口相对比较多,如果天朝本土向这些地方移民,很难确保绝对人口优势,甚至可能被反向同化。
有内阁成员给出了建议,可以用天朝向美洲移民的时候,带一定比例的他们本国的平民。
这样可以降低其本土的原住民数量,方便逐步收入天朝本土,同时还能增加向美洲移民的天朝人口数量,一举两得。
许星辰觉得这建议真不错,看完直接批准了,以后美洲移民就这么安排。
接下来是澳洲方面,天朝移民已经在澳洲取得了优势,但是澳洲土著比较难以同化。
主要是移民不愿意接受这些黝黑的家伙,而天朝移民又和白人殖民者不同,是同化倾向高于屠杀倾向的。
所以相关人员提了两个建议,把这些土著送去南澳洲岛上去,让它们自生自灭,或者送去非洲,毕竟他们和非洲人最接近。
许星辰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了后者,澳洲土著跟非洲人,真的是比较接近的种群。
关键是许星辰不想放弃那个南澳洲岛,也就是后世的塔斯马尼亚岛。
澳洲大陆因为地理位置和地势的问题,大部分区域都是热带荒漠和热带草原气候。
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基本都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而那个大岛就在东南角,恰好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最后就是美洲了,负责美洲移民的官员,上了一份总结式的报告,提出了几个重大的方向性的建议。
他们已经发现,北美洲的亚美利加人是比较难对付的,他们不但人人持枪,而且性格相对比较坚韧,而且土著印第安人较少。
南美洲的白人,就相对懒散很多,而且剩余的印第安人比较多,方便天朝吸收。
同时,北美洲的条件比较差,整个北美洲的冬天都异常苦寒,甚至于塞北无异,相对肥沃的大平原上还有难对付的亚美利加人。
南美洲则基本相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西南部的大河平原宛如江南,而且地势平坦,非常容易开垦,当地白人还比较好对付。
所以他就建议,后续美洲移民的重点,应该放在南美洲,北美只需要掌控落基山以西,太平洋沿岸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就行了。
许星辰看了之后比较满意,虽然有些文官思维仍然老旧,但是也有一些官员的思维已经打开了。
眼前这种美洲和天竺的情况分析,绝对不是大清的官员能做出来的。
许星辰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是并没有直接全盘同意,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了相对慎重的批复。
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但是北美洲移民仍然重视,要至少确保天朝人口对白人势均力敌,同时要掌控整个落基山区。
满足这个条件的同时,加大对南美洲的武装移民规模,目标时亿人,彻底压到南美白人和混血人。
许星辰对帝国内部事务的决策性批复,决定了天朝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策略,也决定了地球未来几十年的大致局势。
帝国二十五年的时候,许星辰主持设计的纯钢纯蒸汽战舰建成下水,许星辰将其命名为定远号。
完成测试之后进行了优化了设计,然后一口气建造了十六艘。
批量建造定远级的过程中,设计了规模更大的万吨级同类舰,并且一口气建造了万四千吨级前无畏舰,同样是直接下单八艘,把欠缺的海军主力舰尽可能的补上。
在此期间,还陆续建成了数量更多的次级战舰,包括各类巡洋舰和驱逐舰,海军体系越来越完善而且庞大。
到帝国三十年的时候,天朝帝国海军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已经超过了大英帝国,成为事实上的世界第一。
有了如此庞大的舰队,加上越来越广阔的直辖或者藩属地域,帝国舰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制海权。
大英帝国为首的欧洲舰队,整体上就已经不能与天朝帝国舰队相提并论了。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这种天朝帝国的优势范围内,更是不可能再与之相匹敌了。
再加上殖民地基本被天朝夺取,他们干脆完全撤出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与此同时,天朝帝国的纯钢纯蒸汽战舰,也带动了欧美海军的快速迭代,比历史上更快的进入了纯钢纯蒸汽时代。
天朝帝国此时在设计真正的前无畏舰,同时开始整合攻关蒸汽轮机、重油水管锅炉、大口径速射炮、有线电话、无线电通讯等新时代的技术,这是在给未来的无畏舰作技术储备。
许星辰有预感,在自己的影响下,无畏舰相关技术,会比历史上成熟的更早,至少在这个世纪之前完成。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