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交谈还在继续。
“那位大贤妃风评还不错,没想到”
程夫人淡淡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她惯会装模作样。你瞧太元宫那位,就知道柳氏家学渊源了。”
另一位夫人赞同:“太元宫这位,早年也看不出来,后来淑妃、德妃失势,才露出些微痕迹。听说她如今一心礼佛,哼,必是犯了事,才不得不皈依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柳太妃的事虽然并未对外公布,但多少会有风声。
程夫人语气不屑:“那位大贤妃的手段,可比太元宫这位高多了。当初人人称赞,娘娘只怕到现在还记着她的好。我二姐姐也是无意中看到她陷害旁人,才发现不对劲,只可惜没有证据,无从揭穿。唉,如今事过境迁,这世间大概只有我还记着这些事了。”
那位夫人道:“她便是装得再好,还不是早早没了倒是皇后娘娘,如今贵不可言,可见善恶到头终有报。”
“是啊”
两人感慨一番,起身回去了。
董夫人定定坐了许久,直到侍婢送膏药回来,她才拍了拍脸颊,把心神抽回来:“贴上,得赶紧回了。”
回到席上,又是一通忙乱,直到送走客人,董夫人才得以喘口气。
可一坐下来,她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程夫人方才说的话。
先前她怀疑,太子是皇后婚前怀上的,其实是足月而生,所以身子并无亏空。皇后不提怀他的情形,只因事实与公众所知不符。
后来想想不对,帝后二人的婚事是仓促定下来的,婚前怎么会逾矩假定太子并未早产,那个时间明德帝还在跟柳家大小姐议亲吧董夫人便觉得是自己想多了。jujiáy
可今日听到如此秘闻,她的思路便一路飞奔,朝向自己都觉得可怕的方向。
“这怎么可能呢太荒诞了。”董夫人忍不住拍脑门,但记忆却主动翻出种种细节,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今日皇后说程素英在燕凌周岁的时候送了贺礼,又一次漏过了燕承。
董国舅送完客回来,看到的就是脸色惨白的董夫人。
他吓了一跳:“怎么,累到了瞧你的脸青白青白的,快去歇歇。”
董夫人一把揪住他,问:“我问你,太子出生的时候,家中可送过贺礼”
董国舅愣了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董夫人不答:“我有用,你回答我便是。”
董国舅想了想,答道:“那会儿挺乱的,姐姐的信送到的时候,已经下半年了。我们后来补了贺礼,百日肯定没赶上,但周岁应该有的。”
这事发生的时候,董夫人还没进门,是以并不清楚。
“这是姐姐婚后送回来的第一封信吗”
“当然不是,姐姐先前送过两三封信吧。”
“之前的信,没提过怀孕的事”
“没有。”董国舅怀疑地看着她,“你是不是又想东想西了我跟你说,皇后是我们的姐姐没错,但那毕竟是天家,你可不要僭越。”
“知道了。”董夫人心不在焉地敷衍他。
董国舅无奈地点了点她,转身往外走:“你好好歇着,我叫人去收拾。”
歇了几日,董夫人仍然放不下此事,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個人,便下了一张帖子。
隔日,金城长公主带着女儿依约赴会。
一番寒暄过后,董夫人笑问:“说来郡主和离一年多了,不知可有相中的郎君”
金城长公主正头疼着呢,她自然希望女儿能够再嫁个好郎君,可自家经过这一番动荡,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
闻听此言,她眼睛一亮:“还没呢,若是夫人肯伸一伸手,我们感激不尽。”
董夫人就道:“我这儿倒有几个人选,只是不知道公主看不看得上。”
于是将几个人选细细说来,金城长公主一边听一边点头。董夫人说的人选她很满意,首先岁数都不大,佳仪郡主虽是再嫁,可毕竟只有十八岁,嫁个能当父亲的鳏夫,金城长公主委实不愿意。其次,这些人要么是燕氏嫡系的新贵,要么与皇后沾亲带故,可以带着自家融入新朝。
她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夫人厚恩,日后定当回报。”
董夫人笑得云淡风轻:“些许小事,长公主不必放在心上。”
停顿了一下,又说:“也不用日后了,我这儿正有一件事,想请长公主帮个忙。”
金城长公主恍然大悟,回道:“夫人请说。”
董夫人道:“长公主知道的,我们家离开京城很久了,如今回来,许多旧事知之不详”
金城长公主懂了:“夫人想知道什么旁的不敢说,这几十年我一步没离开过京城,事情大概都知道一些。”
董夫人左右一瞥,侍婢知趣地退下,她轻声问:“我想问长公主一件旧事,当年德宗皇帝当太子时选妃,为何会选中柳氏”
金城长公主愣了一下:“夫人”
董夫人微微笑,并不与她解释。
金城长公主在心里一琢磨,很快联系到有关太元宫的小道消息。莫非,是柳太妃做了什么事,皇后令董夫人来问吧
她精神一振,仔细回答:“真是巧了,这事我恰巧知道一些”
金城长公主低声说来,董夫人凑过去细听,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所以,当时宫里选的只有一妃二妾,柳氏是后来添的。”
金城长公主点头:“我记得,皇后娘娘原本也在人选之列,只是我皇祖母听说娘娘有心仪之人,便打消了这个主意,最后选定杨氏为太子妃,叶氏、孟氏为良娣。”
董夫人暗暗吃惊,她听丈夫说过这事,但不知道最终落选的原因。这怎么可能呢皇后出阁前并无意中人,哪里打听到的消息
心里这么想,董夫人面上平静无波,说道:“我听说,柳氏在赐婚前的马球会上,有过不适合的举动,长公主可有听闻”
这事金城长公主恰是亲眼所见,当下回道:“有。当时我还很吃惊,因为我听闻柳氏正与昭国公世子议亲,可她在我皇兄面前,却说没有这回事。”
“”董夫人闭了闭眼。
好了,有金城长公主这个目击者的证词,证明程夫人所言不虚。什么不得已入宫,全是那位大贤妃处心积虑。皇后当时落选东宫,说不准也是她的手笔。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件事了。那个孩子是怎么回事柳氏真的怀过孩子吗这跟燕家有没有关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