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娘子按文舒之前的吩咐,及时引导百姓将意见写于墙上。
不过,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每人都一写两个字,好在文舒早有准备,所以此刻赵娘子不慌不忙的在东面墙上写上:“释放归家”,西面墙上写上:“重判”,然后让发表意见之人自己拿笔在相应的墙上划横。
这一横也不是胡乱写的,而是以画“正”字的方式,呈现在墙上,也方便文舒后续统计。
接下来的整个过程,文舒都站在一边看着,这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支持他爹释放归家的人里,以女子居多。
不,应该说,基本上所有女子都做出了这个选择,而男子中,则只有一半人赞同“归家。”
文舒知道男子们之所以会这样选择,可能大部分还归功于“神明暗喻”,否则只怕赞成的人还没有这么多。
那女子们呢她们又是什么想法
为何会一边倒的和她站在同一阵线
首先她们并不相熟,所以不存在人情,而彩石虽然吸引人,却也没有规定,只有写“归家”才能获得彩石,所以彩石只能是一部分原因,却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思考片刻后,文舒得出了答案,共情。
她爹案子的起因是姑姑的死,而姑姑是这世间千千万万女子中的一个,她的悲惨遭遇更是许多女子担忧害怕的事。
她们同情姑姑的遭遇,代入自身,便会对给姑姑“报仇”的兄长,也就是她爹,油然产生了一种敬佩和欣赏,才会一边倒的支持她爹。
在她们心理,这是在伸张公理,正义。
就算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是无法避免,但发生后,能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也是好的。
想通这个关节,文舒心中大喜。
既然女子们大多能感同身受,那么只要她们都愿意去御街明示,这件案子,她们就有一半的胜率。
若是再能拉拢一些男子,赢面就更大了。
不过要做到这两点也不容易,首先女子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这次案子中来的人还是少数,起码相比男子要少上一半。
就说今日来茶肆看热闹的人里吧,男子大约占了七成,女性只占三成。
这还是贫民百姓家的女儿,像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更是少有走上街头参与此事的,想要把这些人调动起来可不易。
不过文舒也不气馁,起码已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闺阁女子那边不好啃动,那她就先调动贫民百姓家的女儿,她们的处境相对自由,但相对的也更加危险,被豪强“欺负”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调动起来也就更容易些。
唯一需要的是走到御街前,表明心迹的勇气。
这个要如何调动,得需好好想想。
坑底彩石数量有限,所以只有最先发表意见的十几人得了奖励,但也因此更加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让在场的人知道,有些东西晚了,就真的没有了。
分发完彩石,便到了大家最期待的“桃花神水”赠送环节,文舒和王玲因为已经得了一瓶“桃花神水”便没再参与。
趁着这空档,文舒大脑飞快思考如何调动更多女子走出家门,参与此事。
与此同时,另一时空的山海界,一座不知名的大山深处,一位低头采花的老者,突然站直了身体,抬头望向天空。
老者年纪很大,须发皆白,弯腰驼背,面容枯槁。而他此时望向的天空,却凭空出现几十道如丝如缕的金光。
那些金光如流星般向着他坠落而来,到了头顶时,却又化作渺渺雾气,钻进了他的身体。
待那些金光注体后,老者的面容和体态明显的发生了变化。
若说原先看起来就要行将就木,那么此时看起来,起码还能再活五年。
面对这种情况,老者似乎有些不可置信,但回头又洒然一笑,喃喃道:“没想到,这世间还有人在惦记我,给我敬香。”
现实世界,桃花神水送至一半时,站立一旁的文舒突然捂着肚子喊“痛”,面对赵娘子关怀的眼神,她只留下了一句:“要上茅厕”就出了后门。??
没多久,就见她回来,惊讶的对赵娘子道:“掌柜的,你家后院怎么有字啊”
“什么哪里有字。”赵娘子一时没回过神,但转念一想,便知是文舒在提示什么,赶紧道:“诸位且等等,待我去后院看看。”
众人看赵娘子的表情十分讶异,也很好奇是什么事,便皆跟在身后打算看个新奇。
赵娘子也不拦,她知道小东家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肯定就不在意众人看,说不定就是要人看,所以只当没注意,急匆匆的往后院去。
“这,这”文舒做为发现人,第一个走上前指给众人看。
“我刚刚去茅厕时,只看见了一个字,待回来时,却发现地上又多了一个字。掌柜的,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茶肆不会闹鬼吧。”文舒装做害怕的样子。
赵娘子跟相她处了这么久,大概能摸清她的性子,知道小东家绝不可能真的希望茶肆闹鬼,这地上的字,八成是她自己写的。
那她以这番名义叫自己出来,肯定是希望自己能给出一个解释。而对于这种“来路不明”的字,最好的解释当然是
“小娘子说什么呢,这清天白日的,况且我们茶肆可是有神明显灵的,旁边还有土地公坐镇呢,怎么可能会闹鬼。”
“那你这字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一会有,一会没的。”文舒继续道。
“那肯定是”说至一半,赵娘子突然想起来,她还不认识地上的字呢,想着别误会了,还是问清的好,便问诸人:“这地上写的什么呀,哪位郎君指点一下。”
“御街,这两个字是御街。”有人答道。
“御街这是什么意思呢”赵娘子一边凝眉思索,一边悄悄看向文舒的方向,想看看她有没有什么提示。
旁边的王玲以为是在看她,见状再次发挥她的聪明才智,高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肯定还是跟那件案子有关,那件案子的民议,就是在御前明示。这地上突然冒出两个字,该不会是神明有什么指示吧。”
文舒见机插话道:“难道是说要去御街,叫谁去呢”
叫谁去,这字出现在茶肆,你说叫谁去,那肯定是叫茶肆的主人去啊。
赵娘子稍微一想,便明白过来,点头道:“既有神迹出现,自然是要去一趟的。”
在场众人一听,不由议论道:“叫茶肆的人去御街做什么”
“这神迹真的假的不会是有人故意为之吧。”说罢,便看向文舒。
文舒可不怕人看,老神在在盯着地上的字,一脸的疑惑。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食在大宋更新,第四百零四章 神迹免费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