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淡水城,以每58天的频率,从胡逗洲、舟山群岛迁移移民。
整个一月份,淡水城就接受了13万名移民。
郑森已经要求郝建的黑衣卫,加大对于长江沿岸、淮河沿岸、齐鲁沿海地区的人口抢救规模。
东海郡今连云港的东海地区。
郁洲今连云港的云台山,洲这个名词,在古代通常指被水包围的陆地,包括之前人革联占据的胡逗洲、海中洲。
此时的郁洲,又叫田横岛,面积有300平方公里左右,地形是山地为主,距离海岸最近的地方,有8公里左右。
之前属于东海郡管辖。。
不过现如今,隋朝各地烽烟四起,东海郡在被起义军占领,占领东海郡的起义军前后有个5股势力。
分别是大业9年大业10年的彭孝才;大业12年的卢公暹、杜扬州、沈觅敌;大业12年开始,维持了5年的臧君相。
这些起义军仿佛韭菜一般,一茬又一茬。
此时的臧君相,只能控制东海郡郡城和周边四五十公里的半径,至于海上的郁洲,已经在郝建伪装的海贼团占领了。
当然臧君相没有控制郁洲,其实也和郁洲的地形有关系,整個郁洲以山地为主,上面的可耕地潜力,不足20平方公里,而且灌溉非常困难。
有东海郡的广阔平原,加上臧君相手上就十几条渔船,难道去岛上吃土
因此这里被郝建的黑桃海贼团占领之后,就被秘密建设成为人革联在北东海黄海的战略支点。
随着胡逗洲和舟山群岛的人口增长,加上流求大岛的开发,目前人革联战兵规模已经达到7000人的规模。
其中海军3500人,陆军3500人,合计14个营。
此时的郁洲,在人革联的内部编制中,已经被正式确认为东海府郁洲县。
刚组建的东海舰队北方分舰队,就驻扎这里,另外还有一个营的陆军。
带上的军港设置在岛屿的东南部,这里有一个适合的港口,也有一小片平地。
刚刚从齐鲁地区的高密郡逃难过来的姚波一家,此时正在忐忑不安的坐在难民营之中。
他们此时的样子非常滑稽,身上的毛发全部被剃干净了,之前的破烂衣服也全部被收走了。
虽然对于很多老顽固而言,剃头发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但难民营是强制要求的。
倒不是为了移风易俗之类,而是为了安全。
古人不明白微生物的可怕,穷人又没有条件经常清洗,导致头发上寄生了很多微生物和跳蚤。
这些人更是打算移民流求大岛的,以流求大岛的热带气候,长头发绝对是一个灾难。
长头发这个发型,之所以可以在中原地区的流行,也是因为中原的气候,要知道古代江南地区的百越族,他们都是短发的。
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生存。
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长头发是不利于生活需要的,哪怕是现代社会,拥有空调和良好的卫生条件,热带地区的男性,都很少有人愿意留长发。
而加入人革联战兵行列,更是强制要求剪短发的,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微生物感染,和方便处理伤口。
难民营的除毛规定,就是为了减少瘟疫的爆发,这可不是现代社会,有大量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一旦爆发大规模瘟疫,是有可能团灭一个势力的。
被除毛之后的姚波一家子,现在只能在难民营里面,等待10天的隔离观察,通过之后,就会转移到临时安置营,最后被运输到大流求。
咚咚咚
“阿耶,可以吃饭了”才八岁的姚浪,立刻兴奋的跳起来。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姚波刚想抬手抽下去,便看到婆娘护犊子的眼神,又僵着手。
他婆娘冷和一声:“哼小海狗,别听你爹在放屁,待会吃多一点。”
谷枮tspangt一家人出现在寒风瑟瑟的小广场上,整个难民营一共有500人,大家都是光头,倒是没有太尴尬。
很快他们熟练的排队,之前乱插队的人,被棍子抽了几回,又饿了一顿之后,便老老实实了。
几个炊事兵,在木棚子里面开始分发食物。
不一会,就轮到了姚波一家,他們拿着大陶碗。
今天是糯米粥、煎杂鱼、水煮海带和葵菜。
大人两大勺糯米粥,加上一点煎鱼和水煮海带、葵菜;小孩则是一勺糯米粥,但是煎鱼和海带、葵菜和大人一样。
姚浪的小手,牢牢地捧着陶碗,对于从来没有吃饱过的幼小心灵,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击。
大家只能在棚子和屋檐下蹲着吃,这是难民营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青壮和混子抢夺老弱的食物。
很多人已经占好了位置,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姚波一家子,来到几个老乡的一旁。
“姚大眼,给你留位置了。”
“趁热吃。”
“呼呼好吃”
姚波也不停的吹气,然后用筷子将粘稠的糯米粥扒到嘴里面。
速度快的人,已经吃得七七旁的老乡姚大民,打了一个嗝:“嗝如果可以天天吃上这样的大餐,就算是他们让老子当佃户,老子也心甘情愿。”
“你想的美。”
“老五,我听说总督府要给我们分农田,你说这事靠谱不”
姚大民看了一眼周围的熟人,平静的说道:
“你们怕个鸟总督府给你们好吃好喝,就算是抽丁去打仗,老子也心甘情愿,总好过在老家饿死,或者被贼兵杀了好。”
“那倒也是。”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又怎么会背井离乡。
实在是这日子没法过了,官吏刮一次、地主豪强刮一次、起义军又刮一次,就算是韭菜也禁不住这样收割。
特别是那些起义军和隋朝反复占领的区域,那才是人间地狱。
而难民营里面,一天两顿饭,只要洗碗、打扫卫生、打一下军体拳,如果可以呆一辈子,这些难民甚至一辈子都不愿意离开。
吃中午饭之后,休息了一个小时。
咚咚咚钟声又响起来了。
陆军的十几个宣讲官,将所有人分成十几批,带到各自的区域去。
而所有的难民人手一本书,则是科道格物录的第一册“筑基”。
别误会,这并不是修炼武道的秘籍,而是教导拼音、简体字、标点符号、生活常识和人革联基本制度的教材。
在各自的教学区,不少难民都聚精会神,特别是好动的小孩,更是被父母棍棒纠正。
汉民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绝对是人类中鹤立鸡群的族群。
哪怕是穷苦的难民,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后代可以读书,然后改变命运。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