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取下法,李老君先行一步,执掌雷电法则,一举跻身上境大能,得魏天帝称一声“道友”,光明宫主列御寇却止步于原地,迟迟未能突破,究其根源,大光明宝轮比不上阳钧炉,真灵“金轮”亦不及雷四灵底蕴深厚。列御寇深知其中的差距,倒也没有太过急躁,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失落,为此他特地前往灵霄宝殿求见天帝,虚心求教,得知他修持并无偏差,迟滞的原因在于真灵“金轮”身上。
天庭七十二胜境,三界灵机所钟,以玄都玉京七宝山为首,其次便是瑶池天水与光明顶,光明顶孕育一物,唤作“大光明宝轮”,至阳至刚,乃是天庭排得上名号的杀伐之宝。列御寇将光明顶炼入己身,以“大光明宝轮”为本命真宝,祭炼多年,早已诞下真灵,然而不知何故,“金轮”始终伏于宝轮内沉眠不醒,当年他强窥上境,致使大光明宝轮残破不全,灵性大失,之后置于光明顶温养,引紫微星力洗炼,气机涨落,始终不见其有分毫触动。
列御寇与真灵心意相通,金轮在大光明宝轮中沉睡不醒,是担心自己不够强大,心有不甘,不愿过早醒来,若违背其意愿强行唤醒,于修持大为不利,甚至有碍列御寇攀附上境。知晓症结所在,方可对症下药,列御寇四处寻访灵物,供金轮吞噬炼化,壮大本源。真灵修持所用灵物,一为“星药”,一为“宝胎”,但对金轮而言,“星药”、“宝胎”全无效力,唯有天生地长的“元胎”,方才合用。
“元胎”可遇不可求,当年青岚从云浆洞天云海之下寻得一团,奉与天后姜夜,姜夜请李老君亲手出手,投入阳钧炉炼成一件“通幽定世元胎衣”,有镇道之宝几分威能,难能可贵。不过也正是打着天后的名号,诸宫诸殿才网开一面,任由青岚入内探访,列御寇有自知之明,换作是他,未必都肯卖个情面。文網
列御寇琢磨再三,拿定主意,前往玉清宫拜会赵元始。
玉清宫主赵元始心比天高,欲取上法登临上境,魏天帝曾告诫他,“上法”别无捷径可循,须以己心体察天地,耐心等待机缘,而他的机缘,正落于“开劫度人”四字。
玉清宫主赵元始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号“玉清元始天尊”,常存不灭,开劫度人,此乃他根脚所在,得道之本。昔日天帝重元君收拢诸天诸界灵机,点化三十六处仙界,立天庭,登帝位,忌惮赵元始尾大不掉,以大神通将元始天尊一气削作三清,上清许灵宝,太清孙道德,玉清赵元始,玄都玉京七宝山亦一分为三,不复完整。
及至魏十七起大神通,重铸玉清元始天尊法身,降服南天门一十三宫,挟大势归来,将天后钉死在正阳门上,逼走帝子与元君,登临帝位,赵元始甘居其下,与李老君一左一右协力辅佐,死心塌地,绝无二意。
不忘初心,上境可期,赵元始将“开劫度人”四字奉为圭臬,炼化一宝名为“封神榜”,遣分身持此宝入下界,开天地人三劫,度有缘人上榜,立下道统,传承不绝。天庭三十六宫尽皆回归,三千下界天地重开,赵元始此举契合天意,头顶庆云笼罩玄都玉京七宝山,祥光万道,紫气千条,被诸宫推为“天帝座下第一人”。
然而李老君奇峰突起,率先踏入上境,玉清宫主赵元始只能黯然退居其次。
光明宫主匆匆到访,并未令赵元始感到意外,同处三十三天,无非是李老君先行一步,列御寇有些坐立不安罢了。二人分宾主坐定,略品仙茶,列御寇果不其然道明来意,玄都玉京七宝山乃天庭第一胜景,孕育洞天小界,奇珍异宝,他洗炼大光明宝轮遇到瓶颈,急需“元胎”壮大本源,要劳动玉清宫主施以援手。
赵元始微一沉吟,“元胎”虽是难得之物,却也不是绝无仅有,列御寇所言不差,玄都玉京七宝山中,孕育几宗“元胎”,落于何处,他心中大抵有数。“元胎”可祭炼镇道之宝,然而三界之地既有“弥罗镇神玺”,就不会再出第二件镇道之宝,“元胎”留在手中,不过再多一二真宝罢了,对他而言并无大用。
赵元始微微一笑,从虚空中摄出一枚“赤焰金晶”,金光夺目,其内跳动着一团赤焰,才一入手,热力蓬勃而作,如同烈日入怀,五脏欲焚。列御寇目不转睛看了片刻,颔首道:“此物甚是合用,玉清宫主有心了,不知可否割爱”
赵元始指尖轻轻勾勒一道符箓,飘落于“赤焰金晶”,封禁光明与热力,托于掌心,却迟迟没有开口。列御寇转念一想,也不遮遮掩掩,道:“列某也拿不出什么好物交换,权当欠玉清宫主一个人情,日后另行奉还。”
赵元始将“赤焰金晶”推向列御寇,道:“区区元胎,光明宫主只管取走,无须在意。”
列御寇闻言为之叹息,听对方言下之意,手头不止这一件“元胎”,玄都玉京七宝山乃天庭灵机所钟,光明顶果然相形见绌,不过转念一想,金轮将光明顶灵机尽数侵夺,也没有机会孕育“元胎”,只能向外求取。
他接下“赤焰金晶”,谢过玉清宫主,却听他又道:“南天门一十三宫,诸殿小界不可胜数,光明宫主如有暇,不妨拜访一二,且看机缘如何。”
列御寇神情微微一动,他请赵元始割爱“赤焰金晶”,不惜欠下人情,固然是看中这“元胎”恰与大光明宝轮相契合,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凭,遍访诸宫诸殿,连玉清宫主都毫不藏私,谁又敢暗自昧下“元胎”既然得了这“赤焰金晶”,他原本不打算再惊动南天门诸宫,一番用心被赵元始道破,却不得不再承他一个人情。
列御寇长叹一声,苦笑道:“玉清宫主言重,此番的人情,当真是欠大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