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坐镇无上佛境,麾下有三大士、六观音、八菩萨、十大弟子、十六罗汉、十八伽蓝神、二十四诸天、五百金刚、三千揭谛,人头济济,但独掌一方,堪与天庭瑶池、光明、弥罗、兜率、上清、太清、玉清诸宫一争高下的,不出双手之数。大雷音寺的战力以文殊、普贤、地藏三大士,水月、千手、马头、十一面、准提、如意轮六观音,宝檀华、虚空藏、慧光明、大自在、金刚手、妙吉祥、大势至、转法轮八菩萨为首,倾巢而出,当可扫平正阳门天庭,不留后患,然而如来顾忌灵山脚下坐枯禅的伪佛迦耶,权衡利弊,迟迟没有举动。
伪佛真佛,不过口舌之辩,旁人不知,他又如何不清楚那迦耶的出身来历来自深渊,因运而生,以一百零八枚血舍利,炼成金刚舍利佛珠,得证菩提,成就涅槃金身,虽然在争夺灵山一战中铩羽而归,却并非神通不及,其中另有缘故,不足为外人道。
当如来未成佛祖之前,曾入深渊磨砺千载,亲历血战,机缘巧合,得了深渊主宰遗下的一枚寄托之物,形似莲子,色作血红,深浅层层匀染,多看片时,心神仿佛被摄入莲子之中,不得自主。如来独具慧眼,深知这血莲子蕴含无穷威能,却不愿沾染因果,思忖再三,命座下一菩萨炼化此物,历时八百载,成就大士,口吐真言,自号为“地藏”。到得此时,如来心头豁然开朗,才知这血莲子来自深渊之底地藏王,寄托一缕神念,借他之手投入三界之地,留下一招后手。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深渊之地藏不灭,三界之地藏不醒。
及至如来成就佛祖,独占灵山,立雷音寺弘扬佛法,压制道、魔二途,佛法大兴,传遍八百下界,三千红尘。迦耶忽来挑战,金身对金身,佛法对佛法,神通对神通,双方对峙百年,如来渐落于下风,当此僵持之际,地藏应念而出,祭起血莲子,张开一道神域,将迦耶金身打破,奠定胜局。迦耶金身溃散,遗下一串金刚舍利佛珠,脱身而去,如来也因此窥得天机,佛法当兴,道法当灭。
翻手为云覆手雨,迦耶暗中搅动大势,将万妖镜、诸天轮回神木鼎、乾坤宝幡伞、金刚舍利佛珠四宗佛宝赠与天庭之主,天帝重元同样窥得天机,道法当灭,佛法当兴。天机不可违,为逆天改命,天帝付诸激烈手段,弃下大好基业,孤身前往大雷音寺,引动紫微帝星,击退三大士六观音八菩萨,将如来生生拖入寂灭,自身化作漫天星屑,湮灭于世。
历无穷岁月,如来从寂灭中苏醒,重铸金身,投入现世。他顾忌枯坐于灵山脚下的迦耶,以无上佛法,借天帝陨落时截留的一缕气息,施展“降世泡影”大神通,将三大士、六观音、十七道泡影送入云池,合力绞杀帝子,将其打入沉寂。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得手未久,迦耶竟轻轻巧巧弃了灵山,飘然而去,与魔王波旬携手入深渊,不再过问三界之事
如来以慧眼遍观三界之地,不见伪佛迦耶,亦不见魔主波旬,因果之线为界壁切断,佛法无边,亦止步于此。弃三界,入深渊,深渊之中定有大变故,无利不起早,此二人若能从深渊平安归来,打破三界均势,兴衰尚在两可之间。帝子出世,重立天庭,瑶池、三十三天诸宫先后回归,漂浮在星域的南天门一十三宫亦一日日靠近,天庭中兴之势不可违逆,既然灵山脚下的掣肘不在,灭道兴佛的机会似乎近在眼前。
然而此时此刻,大雷音寺却无人可用,三大士六观音八菩萨因“降世泡影”大伤元气,而天庭有瑶池宫主西华元君、光明宫主列御寇、兜率宫主李老君坐镇,上清、太清、玉清三位宫主遥遥呼应,当初暗算帝子本是一招妙手,不想阴错阳差,沦为多余的鸡肋,大雷音寺不得以堂堂正正之师,大兵压境,毕其功于一役。
如来号称“三身三世佛”,三身者,法身毗卢遮那佛,遍一切处,报身卢舍那佛,光明遍照,应身释迦牟尼佛,能仁寂默,三世者,掌现世释迦牟尼佛,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凭借三身三世法相,或以一己之力扫平天庭,但西华元君乃至妙之气化生,先天阴气凝聚,三界十方女仙之首,当真与他殊死拼斗,只恐战局绵延百载,途生变数。如来斟酌再三,按下了念头,转而落下一枚闲子,招来座下枯荣菩萨,命其去往星域,召引散落在外的八部天龙,投之以桃,告以大雷音寺愿护佑彼辈,夺回六欲天。
这枯荣菩萨,前世乃三十三天外菩提宫主陆海真人,当年陆海真人悟得枯荣禅心,入佛陀慧眼,正阳门外一战,肉身为魏十七击溃,神魂投入大雷音寺,转世投胎,为如来座下弟子,宿慧未泯,勤加修持,佛法一日千里,虽不若前身鼎盛之时,却也相差无几。
枯荣奉了如来之命,驾祥云出得大雷音寺,正待飞遁而去,忽见地藏立于舍身崖旁,翘首仰望星域深处,眉头微皱,若有所思。枯荣脚步微顿,如来座下三大士神通广大,无一不是人上之人,佛中之佛,能令他如此动容,定非寻常。他顺着地藏的目光望去,群星闪耀,亘古不变,枯荣好奇心起,形貌骤变,现出半枯半荣法身,左脸滑润如婴儿,右脸枯槁似老翁,眸光幽深似海,星光层层消解,渐次淡去,猛然间一点血光映入眼帘,他大吃一惊,下意识退后半步,胸口如遭雷击,禅心顿时失守。
地藏回过头来,木然看了他一眼,目光照彻内外,无所遁形,枯荣只觉毛骨悚然,忍不住又退了半步,旋即觉得不妥,匆匆合十行礼道:“枯荣见过大士。”如来座下菩萨不知凡几,大士却只得三位,枯荣虽是如来弟子,却也自知位低权轻,不可不慎。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