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远不及华夏整个族群的兴衰荣辱来的更重要
咸阳宫,
今日的朝会商议之事不多,依旧是那老生常谈的北伐匈奴之事。
天气已然入秋,对于匈奴南侵打草谷的时间越来越近。
但此事一抛出来,立刻就遭到了不少朝臣的反对,特别是以王绾为首的儒家之人,反对之声那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主张的是如今天下一统,无需再消耗国力去征战匈奴那尚还保持了吃人习性的蛮野之徒。
认为耗费国力去与这群野蛮之辈征战,委实有些太浪费了,理应重建礼乐,恢复周礼行分封之制,然后将有功之臣及王室成员分封至大秦的偏远地区行教化之事。
便如昔日的大秦祖先被分封到边陲之地,开局全靠自己打
而王绾等人主张如此思想,只要不消耗国力,不举行大型征战,将谁分封到河套地区都可以。
至于能不不能拿下,那就要看被分封之人自己的本领了。
秦皇则坐镇中之国,以钳制掣肘天下各王侯
至于征战之事
那万万不可取的,安于现状教化万民,休养生息,让他儒家传礼仪与天下,成天朝上邦方为最佳之选择
简而言之就是,穷兵黩武并非长久之国策,收徒安民稳固现状才是可取的。
不过王绾等人的态度刚一出现,立刻就遭到了以蒙恬等人为首的将领的极力反对。
河套地区土壤肥沃,乃是天然的草场以及种粮之地,何况那里距离关中秦地委实过近。
如若不将之驱离的话,年年都将面临匈奴的进犯威胁
哪怕可以抵挡无数次,但只要一次失败,那么对于大秦来说都将成为灭顶之灾。
更主要的是,
在蒙恬等人的观点之中,河套本就属于赵地,是因六国征战而被那匈奴趁机抢去的。
如今赵国归秦,那河套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自然当为大秦的国土,又岂能任由那匈奴蛮夷糟践。
更主要的是,
在蒙恬看来,你王绾说天下休养生息,那匈奴何尝不是在休养生息
己方安稳的同时,敌人也在成长,如若让那匈奴彻底扎根河套,那么他们这一代人便将彻底沦为整个华夏族群的罪人
日后想要再拿回河套所消耗的国力,付出的将士牺牲,必将是如今的数倍不止。
但朝臣争吵之时,
嬴政独独稳坐钓鱼台,一个意见都没有发表,就淡淡的看着哪些人反对,哪些人赞同。
实际在嬴政心中却早已有了定计,
河套地区必须要拿回
北伐匈奴也必定要进行,区区蛮夷部族,自当要将之荡平处理。
当年赵国没做成的事,他始皇帝麾下的大秦将领必定要完成
驱逐胡虏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向赵地百姓,以及天下人表明他始皇帝的态度
寸土不失,寸土不让
大秦远胜于昔日之赵国
只不过这件事就目前而言,嬴政心中认为还需要再等一等。
六国刚灭,再北伐匈奴的确有些不妥
倒不是秦人怯战,相反他们则是相当好战,以及骁勇善战,之所以目前犹豫还是因为粮草问题。
这是一个妥妥的硬伤
嬴政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在等牧儿口中所说的那土豆之物,想要看看此物究竟是否真有那般神奇的产量。
如若果真如此的话
天佑大秦啊
嬴政可不仅仅只想北伐匈奴,甚至六国还未灭之际,南征百越就已被他纳入了宏伟版图之中。
秦为国号,族群为华夏
华夏族群又岂能只局限于这点国土,始皇帝开疆拓土的野心有多大,就跟他这个人一样
霸道
目之所及,日月所照,皆为秦土
只是
嬴政心中也是有所顾虑的,
匈奴与百越可跟灭六国不同,拿下之后在财力上获得的收获将远远不及灭六国之收获。
灭六国,实乃以战养战
伐匈奴、百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后期的派兵镇守等等消耗的钱粮必定是足以掏空国库的天文数字。
甚至嬴政隐约能预料到,这样的消耗是大秦所不能承受之重,会掏空整个秦军积累下来的力量。
届时
内部必定空虚
甚至两场战争下来,当面临天灾之际,大秦将面临无力全面赈灾的局面,到时候便会造成流民增多,民怨高涨
倘若他始皇帝不在了,又没有一位后世大气魄之君,大秦很可能会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嬴政莫名就想起了赵牧说的那句
始皇帝死而地分,也并非是全无道理的
也只有他才能在内部空虚之际,镇住天下有异心之徒,正如定下的东巡之事,便是在为这即将可能到来的秦军空虚而做的后手准备
但明明已然预料到极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局面便不去做了吗
不会的
始皇如此思虑万古的人物,又岂会让这区区阻碍给难住
做
必然是要做的
即使没有那土豆之物,他也必将会出兵
一人之荣辱,一代之兴衰,远不及华夏整个族群的兴衰荣辱来的更重要。
所以他嫌恶儒家也是有原因的
嬴政不知对错,但他知道有些事是必须要去做的
即使在做出这样的事情之后,会背上万世暴君的骂名,会被那史官狠狠的记上一笔,沦为那背了骂名的暴戾之君
但那又如何
又能如何呢
他嬴政是始皇帝
依旧还是始皇帝
不管后世如何评判,但只要华夏依旧还在,那么他始皇帝的名便会永远长存,如那炎黄一般
即使这名不是那么的好听,但又如何呢,于他而言并不重要了
所以对于北伐之事,嬴政不作表态,因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后续都会一力推行,这天下还是他始皇帝说了算,至于儒家
吵吧
并不重要
而朝会之上除了此事存在争议,其余商议的便没有那么大的吵闹之声了。
无非就是那之前制定的国策下发天下之后的后续反应
各国书籍顺利收缴,民间的收集情况也在逐步推进,除常用的例如医术一类的书籍之外,其余一律收归入秦。
再就是对于郡县制度的安排,也在稳步推进,各地官员的任命也在嬴政平时批阅奏折时安排了下去。
最后则是百家的问题
这个就推进的相当缓慢了
临下朝时进行安排的,便是对于各地前来大秦朝贺之人的规定与安顿,以及周边蛮夷之国派来的使者
譬如北方的匈奴、东胡
南方的百越诸流
虽算不上万邦来朝,却也规模宏伟
可以说,
如今的咸阳那是鱼龙混杂,六国余孽、各地官员以及想要摸鱼的富商、百家之人、番邦蛮夷
尽皆齐聚咸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