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晳嗜羊枣1,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2”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3,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注释
1 羊枣:果名。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屎。
2 脍炙:即脍和炙。都是佳肴。肉细切为脍,烹炒后叫炙。
3 讳:指对君主或尊长辈的名字避开而不直称。
译文
曾晳喜欢吃羊枣,曾子因此便不忍心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炒肉和羊枣比,哪个更好吃”
孟子说:“炒肉好吃呀”
公孙丑说:“既然这样,那么曾子为什么吃炒肉而不吃羊枣”
孟子回答说:“炒肉是人们的共同爱好,吃羊枣却是曾晳的独特喜好。就像避讳,只避名,不避姓,因为姓是大家所共有的,名却是一个人所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