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子问公都子曰1:“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2,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1 孟季子:人名,其人不详。
2 尸:代死者受祭的人。男者以其孙或孙辈为尸。女者必异性,以其孙辈之妇为尸。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义是内在的东西呢”
公都子回答说:“恭敬发自我的内心,所以说是内在的东西。”
孟季子问:“同乡人比你的大哥年长一岁,那你该恭敬谁呢”
公都子说:“恭敬哥哥。”
“假如在一起喝酒,该先给谁斟酒”
公都子说:“先给那个年长的乡人斟酒。”
“所敬重的是哥哥,却要向那个年长的乡人敬酒,说明义果然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
公都子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你问他,该恭敬叔父呢还是恭敬弟弟他会说:恭敬叔父。问他:弟弟如果做了受祭的代理人,那么该恭敬谁呢他会说:恭敬弟弟。你再问:那你为什么说要恭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由于弟弟处在受恭敬位置的缘故。你就说:那也是由于本乡长者处在先敬酒位置的缘故,平日恭敬的对象是哥哥,临时的恭敬对象是同乡。”
季子听了这话,说:“恭敬叔父是敬,恭敬弟弟也是敬,可见义是外在的,不是发自内心的。”
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饮食也取决于外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