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丘蒙问曰1:“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2,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3。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4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5:二十有八载6,放勋乃徂落7,百姓如丧考妣8。三年,四海遏密八音9。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10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1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12。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13,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14,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15:周余黎民,靡有孑遗。16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17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19,瞽瞍亦允若20。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注释
1 咸丘蒙:孟子弟子。
2 南面:指做天子。古时天子见诸侯或群臣,都坐北朝南。
3 蹙cu:不安。
4 岌岌ji:形容危险。
5 尧典曰:以下数句在今本尚书舜典。今本舜典与尧典本是一篇,题为尧典,故孟子引为尧典。
6 二十有八载:指舜摄政后的二十八年。有,通“又”。
7 放勋:即尧。徂cu落:同“殂落”,死亡。
8 考妣bi:父母。
9 遏:停止。密:无声。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
10 “天无”二句:又见礼记曾子问。
11 “普天”四句:见诗经小雅北山。率,自。
12 贤劳:劬劳,劳苦。贤,劳。
13 文:文字。辞:语句。
14 逆:揣测。
15 云汉:诗经大雅云汉。
16 “周余”二句:是形容灾难深重,多有死亡。黎民,老百姓。靡有,没有。孑jié遗,遗留。
17 “永言”二句:孝思,孝心。维则,作为行动的准则。引诗见诗经大雅下武。
祗:敬。载:事。
19 夔夔斋栗:因谨慎而颤栗的样子。
20 允:信,确实。若:顺。
译文
咸丘蒙问道:“常言说: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得以他为臣,父亲不得以他为子。舜向南站立,尧带领诸侯向北朝觐他,瞽瞍也向北朝觐他。舜见到瞽瞍,面有不安之色。孔子说:在这个时候啊,天下岌岌可危啊不晓得这话是真的吗”
孟子说:“不是。这不是君子的话,是齐东野人的话。尧年老时,舜代他管理政务。尧典说:过了二十八年后,尧死了,老百姓好像死了父母。服丧三年间,四海之内停止了一切音乐。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君王。如果舜在尧死前做了天子,又带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就是同时有两个君王了。”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我懂得您的教诲了。诗经说:整个天下,没有一块土地不是王的土地;从陆地到海滨,没有一个人不是王的臣民。而舜既已经做了君王,瞽瞍却还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这诗讲的不是这个意思。诗里说的是做着为王的公事而辛劳,不能够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没有一件不是王的公事,却只有我一人辛勤劳苦。所以讲诗的人,不要凭个别文字歪曲了词句,不要凭个别词句歪曲了本意。用自己的体会揣度诗人的本意,这才对了。如果只是凭借词句,云汉诗里说:周朝剩余的老百姓,没有一个遗留在世。假如相信这话,那么周朝是一个人都没有留下了。孝子的极至,没有比尊敬双亲更高的;尊敬双亲的极至,没有比用整个天下来奉养他们更高的。身为天子的父亲,是尊贵至极的;舜用天下来奉养,可说是奉养的极至。诗经上又说:永远保持孝心,孝心是天下的准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说:恭恭敬敬来见瞽瞍,态度谨慎而恐惧,瞽瞍也确实顺理而行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以他为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