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5,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1 晋国:这里指魏国。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系由晋国分出,称为“三晋”,故魏国自称为晋。
2 “东败”二句:指马陵之役。魏军以庞涓和太子申为统帅,齐军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两军战于马陵,魏大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3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惠王时,魏国曾屡败于秦国,被迫多次割地。
4 南辱于楚:惠王时,魏军被楚将昭阳所败,八邑沦亡。
5 比:替,为。壹:全,都。洒:洗。
6 地方百里:指长、宽各百里之地。
7 易:疾速。耨nou:锄草。
译文
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的国家了,这是老先生所知道的。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败于齐国,大儿子牺牲了;西边割地七百里给秦国;南边又受辱于楚国。我感到耻辱,希望为死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有纵横百里的土地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王如果向老百姓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及早除草;年轻人在闲暇时培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便侍奉父兄,在外便侍奉上级,这样,就算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和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了。
“别的国家妨碍老百姓适时生产,使他们不能靠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儿离散。它们使老百姓陷于深渊之中,王去讨伐它们,谁能抵抗您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的。王请不要怀疑”